我听了顾亚锋老师上的《狐假虎威》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抓住关键字词朗读感悟,感受狐狸、老虎的形象。
在每一段的教学中,袁老师抓住了重点词语帮助学生感受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如抓住“窜”感受狐狸看见老虎的害怕,抓住“骨碌一转”、“扯着嗓子”、“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这些词语,体会狐狸的狡猾本性。抓住“愣”、“蒙”“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表现出老虎勇猛有余而智慧不足的本质。
二、角色体验,深入文本。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教学时老师多次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进行角色换位,引导想象。如:在理解“窜”这个字后,老师问学生:“狐狸,你为什么跑那么啊?”这里老师让学生当一当狐狸,直接体验狐狸的内心活动。又如“老虎听了心里一愣”,老师问:“老虎,你为什么会一愣呢?”等问题,让学生当一当狐狸和老虎,体会狐狸和老虎当时的内心活动进行有效地思维,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性。
三、角色表演,激趣课堂。
表演是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课文的7、8两小节是重点段,其中四字词语较多,“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老师没有简单地让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而是设计了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在表演中,自然地深刻地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增加了课堂的情趣性。
表演后,老师又抓住时机进行采访:小动物们,你们为什么撒腿就跑?老虎,看了刚才的场面,你有什么想法?这些采访和对话,为帮助学生理解寓意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