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喝水》苏教版语文一下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极富有童趣及人生哲理的童话故事。沈亚云老师所教学的第一课时的目标是:一是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找、渴、渐”等难写的字;二是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三是学习识字的方法。沈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富有新意,非常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性格。整个课堂妙趣横生,充分地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交流很到位,很好地完成了这些目标,
本次教学研讨的主题是“随文识字”,以下针对这一主题,我浅谈自己对本堂课的几点看法。
一、激趣导入,引起学生说话的兴趣
沈老师在导入部分非常贴切,由图到字,出示乌鸦的图片,引出“乌鸦”二字,并及时抓住学生学生兴趣,利用图片让学生展开说话,“乌鸦的‘乌’为什么中间没有点?”沈老师导入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及说话的兴趣,为后面的课堂教学打下了深深的基础。
二、随文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沈老师每个生字的出示都是从逐字逐句读课文的时候引出来的,自然和谐,不生硬,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教学风格。她在指导学生比较“渴”和“喝”的时候,采用了念儿歌的方法,学生轻轻松松就掌握了这两个字,效果很好。
三、引进试验,理解词义。
“渐渐”一词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沈老师通过做实验,让学生看到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形象地理解了“渐渐”的意思。
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很高,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很好,是一堂成功的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