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叶来 |
年 级 |
五年级 |
学 科 |
语文 |
执教内容 |
《黄鹤楼送别》 |
时 间 |
2014.11.21 | ||
评 课 | |||||
《黄鹤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课文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阐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教材。 今天叶老师执教这篇课文第一课时,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 一、语言优美,导入引人 教学伊始,叶老师由画入诗,引入课文。在介绍黄鹤楼时,就及时解决了“俯临长江、飞檐凌空”这两个词语。不过,我觉得如果图片能更加清楚地显示“俯临长江”的感觉,就更好了。 二、字词教学,层层推进 教师先出示了一组词语,让学生想象画面。我想教师的意图可能是引导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词语,并且进行语言运用的实践。可能学生没有真正明白教师的要求,所以效果不甚明显。如果教师及时点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要求,是否会好些? 教师重视长句的指导,顺势引导学生进行词语的辨析和积累,我觉得很好。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就在这些简单的语言实践中渗透出来了。 说到积累,这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在讲到“脍炙人口”一词时,教师也让学生进行了积累,但是我觉得再进一步的话,是否可以让学生将这些补充的词语端端正正地写在书上,以达到增强记忆和练习写字的效果? 三、理清脉络,概括标题 教师在最后让学生寻找文中描绘的场景,进行小标题的概括。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后面顺势进行,那样更顺畅,更自然。 叶老师的课扎实、质朴,充满亲和力,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值得我学习。 评课者:吴晓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