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数学子课题依托总课题的引领,以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主阵地,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审视数学教学,把学生作为教育本体,激发师生教与学的原动力,优化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课堂,构建结构模式,优化技术细节,追求教学的和谐、智慧、高效,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让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学科素养,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数学观,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养。
二、研究目标:
1.组织学习《课堂生态论》,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理论素养,分析目前课堂中存在的不生态或不够生态的现象。
2.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生态的教学氛围,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积累课例,关注教学细节,归纳数学生态课堂新授课的结构模式。
三、研究内容
1.营造绿色的课堂生态环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充分尊重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做到清晰、精炼、精彩,富有激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提出明确的要求,加强指导、培养和必要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认真作业的好习惯。
(3)为适应新时期教育的发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创设信息化环境,开发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手段,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研究建构数学生态课堂的结构模式
苏教版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四大领域,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不同领域的教学有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其中“找规律”、“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知识又有它特殊的内涵。“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为研究重点。
3.研究改进课堂教学过程各环节、各要素的技术策略
数学是严谨的科学,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都需要讲究严密,课堂教学的组织,面对生成的及时调控,巩固和深化练习的开展,课堂总结等技术细节,都需要通过个人反思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探究如何改进和优化各教学细节,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四、具体措施:
1.子课题组期初制定研究计划,年度末进行研究小结。
2.每月召开一次课题研讨会,组织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交流学习心得。
3.每月组织两次研究课,在实践中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执教者撰写教学反思,其他成员进行评议。
4.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研究目标和内容积极反思,每月撰写一篇案例式教学思考,总结得失,提升理念。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