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转)绿色评价——生态数学课堂评价的诗意追寻
发布时间:2014-04-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平凡一生 | 2009-10-27 14:53:00

   绿色评价——生态数学课堂评价的诗意追寻

                                               

                                

   

  大班额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要走出应袭已久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学习评价误区,必须树立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观,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状态,发挥绿色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这样,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生态的评价环境,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便成了新课程数学课堂学习评价的诗意追寻。  

关键词大班额,数学,绿色评价,生态课堂  

1 问题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把教育又推向了新的层次,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现代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通过活动、主体内部自己运动的结果,外部的作用可促进其内部活动的进行,但不能代替主体的“自己运动”。对课内学习的评价应分成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领域。因此,评价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知识的筹集,又包括能力的培养、情意的发展及其它非智力因素的形成。  

确实,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视角已渐渐由“以教论教”向“以学论教”转变。评价课堂,不再是只关注教师讲得是否精彩,也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学得是否主动。然而在农村小学大班额教学的背景下,在学生存在很大差异的前提下,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只能简单地对数学学习的行为或者学习的结果,作一个‘对’或‘错’及‘好’或‘坏’的判断,不注重对学习过程、学习状况、学习趋势进行描述性的评价。即使注意到了,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直到等级的判断,学生也是完全被隔绝在外。如何关注学生课堂上的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行为表现,并以此作为焦点来描述或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其发展,成了我们《大班额背景下实施新课程理念》课题组探索与实践的重要内容  

2 问卷调查与分析  

既然是探索有关学生评价改革方面的问题,我们首先做的,是了解学生心里最想得到是怎样的评价。为此,我们数学组随机抽取三~六年级部分学生做了相关调查,一方面通过问卷,对学生期望的数学课堂评价进行了调查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听课、座谈等形式,对大班额背景下学生实际获得的数学课堂评价进行了考察研究。  

本次调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问卷共发放211份,回收211份,回收率为100%,且全部有效。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统计,我们初步作出如下分析。  

21 有关“数学课堂评价内容”的回答情况与分析  

表一:  

你最喜欢同学评价你学习的(     

学习成绩  

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  

都需要  

都不需要  

21.0%  

7.0%  

8.2%  

9.3%  

16.7%  

34.6%  

3.1%  

从表一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愿意接受同学对自己的综合评价,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也很重要。但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方面还不够重视。这不但从表一可以看出,从下面一组数据也不难发现。对于同学的数学学习,从作业情况和学习成绩两方面已经给他(她)提出过评价的分别占30.0%35.9%,而对于课堂情况提出过评价的却只占23.1%。其中三、四年级对作业的评价最多,五年级对课堂的评价最多,六年级对学习成绩的评价比较重视,占37.8%,其他两方面分别占29.2%22.0%。毕业班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可见一斑。另外,从自我反思的角度看,对学习成绩经常进行反思的学生,只占36.4%。看来,我们的数学课堂评价需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只注重结果,更应看重平时的习惯、方法、态度等学习过程。  

表二:  

你最喜欢同学评价你的(     

取得成绩或正确的一方面  

不足或犯错的一方面  

都需要  

都不需要  

31.7%  

20.4%  

43.9%  

4.1%  

应该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绝大数的学生希望获得全面的评价,因为这样的评价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甚至是巨大的激励和影响。但31.7%的学生还是希望得到正面的肯定与鼓励。在座谈中,我们还听到学生这样说:“我常能受到夸奖,我希望别人的评价能提醒自己不要骄傲。”高年级的学生说:“我最希望自己获得提醒的评价,比如:你虽然……但是……,我喜欢听的是后面的一段话,因为它让我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还有的说:“我最希望获得真实评价,可以使我认识真正的自己。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加以改正。”  

22 有关“数学课堂评价主体”的回答情况与分析  

表三:  

在学习中,你愿意听到什么人对你的评价(     

老师的  

同学的  

父母的  

周围邻居的  

41.8%  

18.7%  

26.3%  

13.3%  

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得到老师的评价,其次是父母的评价。相信这个对结论对老师来说,不能小觑。如有些学生说:我希望老师能发现我的优点,我的长处,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家的好评,即使有不足,我也愿意接受批评。可见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我们的老师在数学课堂上的评价究竟有没有成为学生信心的源泉、成长的力量呢?请看表四。  

表四:  

你感觉你的数学老师在数学课上对你(        

很关心  

有信心  

不太关心  

没有信心  

根本没有注意到我  

36.5%  

51.6%  

9.8%  

1.2%  

0.8%  

看了这组数据后,我们没有感到多大的欣慰,虽然51.6%的学生觉得老师对自己很有信心,但还有9.8%的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心,1.2%的学生根本感受不到老师对自己的信心,而最后的0.8%让我们的心备觉沉重。如何让每一个学生 都得到 老师的关注,这是大班额背景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23 有关“数学课堂评价方式”的回答情况与分析  

表五:   

在上课的时候,你最喜欢老师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表扬你(        

说“你真行!”等  

用手势表扬  

让同学表扬  

用加分或加五角星等  

29.4%  

15.6%  

16.4%  

38.5%  

看来,大多数学生喜欢物质或竞赛的评价方式,而对语言评价等精神鼓励则兴趣一般,喜欢用加分或加五角星等形式,随着年级的增高,显得更为突出。而在三年级,喜欢语言评价的学生则更多一些。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对课堂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认识不足,以及评价方式的简单化和功利化,很少发自内心的给予真诚的欣赏或建议。  

24 有关“学生自我评价主动性”的回答情况与分析  

表六: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过反思。(        

  

否(不知什么是反思)  

经常  

难得(只是在教师启发下进行)  

39.5%  

7.0%  

38.2%  

15.4%  

表七:  

你做完数学作业后,自己评价吗?(        

经常评价  

从来不评价  

偶尔评价  

31.8%  

7.1%  

61.1%  

表六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进行过自我评价,只有小部分学生要不是在教师启发下进行,要不没有进行过反思,或者不知什么是反思。而表七对数学作业的自我评价结果,却不容乐观,有61.1%的学生只是偶尔评价一下。学生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的主动意识和习惯意识,需要教师经常加以引导。  

25 有关“数学课堂评价成效”的回答情况与分析  

表八:  

你平时在数学课上发言,一般是以下哪种情况比较多(        

举手积极,老师也经常让我发言  

想发言,但不好意思举手  

举手了,但老师没让我回答  

有不同见解,想提出但没有机会  

本不想发言,老师点到我,只好说两句  

不存在上述情况  

21.7%  

30.9%  

30.5%  

9.2%  

5.6%  

2.0%  

这个调查得到的结果令我们教师瞠目结舌。原来在我们的数学课上,学生的学习状态很积极但得不到有效的关注,只有21.7%的学生经常感受到上数学课的“心满意足”,而其他70%左右的学生不是得不到机会,就是自身不够勇敢。更有意思的是对于那些“本不想发言,老师点到我,只好说两句”的学生,教师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了。  

表九: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有成功的感受吗(        

经常会有  

有时会有  

不常有  

根本没有  

22.5%  

57.4%  

15.3%  

4.8%  

经常会有成功感受的学生不多,大部分是有时会有成功的感受。还有近20%的学生不能经常享受成功的喜悦。数学课堂评价的终极目标是为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断层,正是我们思考与探索的切入点。  

3 对策思考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学科名称首先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Cremin Lawrence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lcation)一书中提出的,至今只有二十多年时间。“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这是新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与西方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可以说是不谋而合。它的出现使我们能够换一种思维方式重新审视教育,并帮助我们找回教育中长久缺失的东西——关注人的生命。因此,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发挥生命化、生本化的绿色评价,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生态的评价环境,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便成了生态数学课堂评价的诗意追寻。  

31 绿色评价是生命化的评价——评价之魂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对学生而言,其实质首先应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跃的生活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  

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巴不再仅仅居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宽容学生的个性,善待学生的缺点,理解学生的苦恼。即使是对调皮生的故意卖弄竟然也可以作积极的正面肯定评价,那是因为老师把每位学生都视为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独特的生命个体。正是由 于 老师对生命的真心关爱,由 于 老师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喜悦。  

32 绿色评价是生本化的评价——评价之根  

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鲜明主题和核心理念。生本化,就是围绕这一主题强调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上要突出学生本位,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全体学生,尊重相信学生,关注学生的潜能发挥和生命发展,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教育。

321 关注全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  

(ⅰ)对基础差的学生,评价应重在鼓励其敢读,爱说。后进生在课堂上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其原因主要缺少参与学习的基础学力,存在着自卑和依赖心理。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我班有一名学生不敢当场发言,甚至不敢,于是我就采用同桌互相讨论的形式,该生说完后,我轻声地在他耳边说:“想不到你说得这么好,只是声音低了一点,怎样,再来一遍?声音放高一点,争取让全班同学都听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他越来越勇敢,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ⅱ)基础好的学生,评价要旨在激励他们挑战,创新。心理学家认为,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探索欲,而优秀学生最容易处于这种状态。因此,教师的评价要激励其创新。  

322 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外显行为。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特征是其主体作用发挥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学习行为特征,就能判断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通过评价作出有效调控,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参与状态。  

一般而言,衡量学生参与程度的标志有学生参与教学的态度、广度和深度三个方面。态度,要看学生是否很投入很积极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广度,一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是否是大多数,是否涉及到学生的各个层面;二要看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是否多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是否充分。深度,要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是深层次的问题,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还是被动地参与。  

(ⅱ)交往状态。  

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交流与反馈,即能构建师生、生生和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的立体结构;二看课堂上是否有良好、有效的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氛围;三看在交往中学生的人格是否受到尊重;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于学生之间交流是否平等积极;学生的讨论何回答问题是否得到鼓励;学生的置疑问题是否得到鼓励等。  

(ⅲ)思维状态。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都与思维有关。所以教学中应让师生思维得到暴露,信息得到交流,给学生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将数学教学作为“思维过程”来进行。如何评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状态呢?一是看对老师创设的问题情景,能否引发大多数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而不是很困惑的表情;二是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三是看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见解是否具有挑战性与独创性;四是看学生能否把经过猜想、探索发现的结论作为新的思维素材,去努力探索,再去进行新的发现。  

情绪状态。  

课堂情绪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交织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是学生一种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影响学生课堂情绪的外部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时间因素、空间因素、教材内容、设备因素等,但主要的是指来自教师情绪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以富于启迪的语言去引导学生,以幽默的话语去调节学生。这样,课堂气氛才会融洽活跃、宽松有序。如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绪状态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评价:一看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三看学习进程是否张驰有度。  

(ⅴ)生成状态。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而且还要使学生树立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培养良好的个性。如何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状态的评价呢?一是看目标达成度。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是否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是否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是否都各进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二是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三是看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4 尾声……  

本次调查虽已结束,但大班额的教学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很难改变。我们的做法,仅仅是研究的第一步。我们的建议,也仅仅是浮于理论层面的。教育家鲍伊尔说:“当班上人数超过30人以上,教师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 如果我们像学生一样坐在50个甚至6070个孩子的教室里,我们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么?对绿色评价的追寻,就是对生态课堂的追寻,对生态教育的追寻。对教育的追寻,途径一定是在课堂。下一步,我们将走进学生的课堂空间,走近学生的课堂生活,带着我们的理想与精神,继续追寻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让学生的生命得以充分地舒展。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马云鹏.张春莉.数学教育评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 童国嘉.生本化——现代课堂教学的意识自觉[J].江苏教育研究.2006(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