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高效、愉悦”的生态课堂
我校的主课题的《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技术细节的实践研究》,其目的是依托课题的研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研讨,创建“高效、愉悦”课堂,走行动研究之路,改变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1、教师必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重教材的分析和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
教师应该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透彻了解学科的发展历史、构架、清楚每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及其与其它学科和现实世界中应用之间的重要联系,能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理解性教学。同时在生活中做一个“教学有心人”,衣食住行中处处累积教学素材,让自己的课堂如有源之水,丰富多彩。
2、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能力。
要成功创建“高效、愉悦”课堂,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课堂上,教师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数学背景材料,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学生能感受乐趣和和谐的班级氛围,每个人都参与学习、发表见解、独立或协同工作。通过智力游戏、学习材料、作业展评、课题研究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设计的有针对性、有层次问题,和学生在探索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和理解掌握知识的应用。
3、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现在的数学练习形式活泼多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每做一题需要学生看清、看懂题意,一审再审,再动手做。(2)培养学生进行作业格式训练。良好的书写应做到书写清洁、整齐、工整。养成良好的书写,就能减少学生由于书写不良而产生的差错,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3)培养自觉订正错题的习惯。学生做错题目,不及时订正,学习中就会错误百出。(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要有意识的激发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
4、教师必须有良好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事先应预测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知道怎样使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及时调整课堂节奏,灵活处理偶发事件,有意识地利用竞争,适度的课堂检测都会使数学课堂效率提升。我的数学课堂经常会出现多种方法解题的讨论会,我的原则是:当讨论涉及到不同的数学思想,一定给学生足够时间,当讨论只是同种思路的不同证法,让感兴趣的同学课下解决。组织合理的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让学生敢于提出、解决问题、享受到学习的成就感,这样课堂效果才会高效。
5、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人文情感。
“高效、愉悦”的课堂应是生态和谐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更应该是一个关注学生个性成长,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自主交流、反馈,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平台。这样,师生感受到的是各个生命的交流、涌动、成长。
6、教师必须提升人文修养,塑造人格。
教师的心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生命样态直接影响学生的生命样态。好老师就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教师微笑,学生快乐;教师的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心态积极;教师友善,学生品格坦率和宽容;教师兴趣广泛,学生也拥有这样的品质。生活常常以惊人的简洁、明了的公式启迪我们,就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简洁,骂人教会骂人,憎恨教会憎恨,偏见教会偏见,散漫教会散漫,爱教会爱,美教会美,关怀教会关怀。教师得到学生的尊重,不只是因为教授了知识,而是因为你的鲜活个性、你的举手投足、你的高贵典雅大方、你的学识和幽默、你的激情和热爱,使你的生命本身多姿多彩,成为学生尊敬的典范。
总之,要创建“高效、愉悦”课堂,教师必须用激情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到你很可亲;用详略得当、掷地有声,让学生感到你不啰嗦、很干脆;用备课充分、旁引博证、数据熟记,让学生感到你很博学、很可敬。做一个情感、学识都很丰富的人。用从容换学生的从容,用阳光换学生的阳光——喜爱阳光是所有人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