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是课堂生态理论建构的实践指南。”“它关注课堂中师生的生命成长,重视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意义,强调课堂环境的生态整体功能,以关系思维处理课堂要素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教学过程,以开放胸怀面对差异、多元,以宽容的心态面对课堂中的挫折、失败。”
课堂,除了追求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还离不开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教师再课堂教学中扮演多元角色,是社会的代表、父母的提升、朋友、指导者等。”因此,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中小学生而言,具有其他关系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已有的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
确实如此,虽说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但真正影响课堂,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是教师。因为教师才是一节课的主宰,他可以让课堂充满生机,也可以让课堂死气沉沉;他可以在充分准备后,引导学生深入浅出高效地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稀里糊涂昏昏然地学习;他可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也可以让学生感到压抑而生厌……总之,教师的能力、情感和专业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的氛围及和谐度,自然也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
课堂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互动完成的,对话讲究平等自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教师尊重学生,课堂上引导、点拨,合理运用对话进行相关的理答,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
学校是人类社会的一方净土,师生关系应该是世间最为纯净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实质应该是双方在共同探求真理的道路上结成的伙伴关系,师生关系的主体应该是对人类精神超越性的追求,师生关系的情感应该是抛弃了小我的深刻感情。在我国鼓捣的教育史中,最打动人心的莫过于师生的情感。当然,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需要经营。民主平等是基础,交流对话是外在的形式,教学相长是师生关系的结果。
20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