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想象中,生态课堂首先应该给人一种轻松自在愉悦的感觉。坐在这样的课堂里,如临春天的一缕和风,夏天的一抹绿阴,秋天的一堆果实,冬天的一片白雪,从外到内都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之感。在这样的课堂里,没有居高临下,没有战战兢兢,没有失败,没有胆怯。
在这样的课堂中,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蹲下身子和学生交谈。 生态课堂中,老师与学生必须完全是平等的,充其量也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师道尊严而剥夺学生的自由发展的权利。平时课堂中我也总是三令五申,不准学生这样,不准学生那样,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现在想来,这其实也就在破坏着“课堂的生态”,一种学生内心世界的“生态”。当代教育家李希贵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一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孩子的前程命运作为维护管理权威的代价,这不但背离了管理的初衷,而且这种管理最终必然走向死胡同。为此,在学生面前,我们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入学生中间,蹲下身子和学生交谈,告诉学生,有的问题我也不很明白,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来讨论。
2.多对学生露出微笑。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氛围是学生产生积极情绪的源泉。实践生活中我们也感到,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人的思维异常活跃,就连平时较沉默的人也会出现妙语连珠的局面。上课时,如若老师紧板着脸庞,学生就会恐惧不安,难以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反之,老师笑意洋溢,犹如春风拂面,孩子消除了紧张、害怕,在无拘无束之中,思维自然活跃,智慧的火花自然产生。
3.宽恕学生,允许犯错。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作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难免出错。学生出错之时,正是鼓励学生大胆思维的最好时机。特级教师孙双金在一堂公开课上曾对首次见面的学生说:“我最喜欢说错的学生。”学生在惊讶之余,不由自主地举起了一只只小手,课堂内响起了孩子们各抒己见的声音。这就是宽恕的魅力。为此,我们不妨告诉学生,你们就是不会了来学习的,出错是完全正常的事,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从而帮学生卸下精神负担,于轻轻松松中享受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