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把学生当作产品来加工,是不允许学生出错的。一旦有错,就会被“秀丽”。生态课堂重视学生的体验,尽力回避教师简单的告知和演示,尊重学生,尊重人权,尊重学习规律,主张学生进行探究、质疑和求证,允许学生在尝试错误或失败之后不断进步,“教师应该考虑其学生可能采取与自己不同的观察角度,敏于感受并欣赏这种差异”。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的权利。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把持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评价如同教师手中的“魔杖”。而生态课堂的真正主持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课堂突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过程会更多地呈现在同伴和教师面前,同伴之间随时可以进行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多元评价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学生自评,也可以同伴互评、小组互评;可以主动选择评价对象,也可以接受小组或全班同学检测。这些权利落实到位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地位就得到了保证,学生主体角色真正回归,课堂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