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课堂中,学生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问题从何而来,我认为教师的课前导入很重要。导入不仅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而且要让学生能从问题中产生矛盾冲突,有了矛盾冲突学生就会自我质疑,就会有心中的问题。有了思考的问题,就表明学生的思维已进入了所学内容的深层。当然他才会有渴望走进课本深入自学,而一般的教法都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解决一系列问题,但问题(特别是重点讨论的问题)的提出大多不是由学生完成,而是为教师所包办。难道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引导者”是这样包办的吗?况且有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未必符合学生的实际,很可能不是学生需要提出的问题,而学生要提出的问题却未提出。更为不利的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机会被“剥夺”了,课后又很难得到补偿。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受到抑制。久而久之,便养成“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的习惯。如果相反,一开始便让学生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形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良好开端,这就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中保持学习热情,形成良性循环。让学生在先学中自我质疑,就是从教学的基本导入环节入手,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