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我的生态课堂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一学期即将过去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开展课题研究,主动实践,探索小学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了自己的教研能力。
数学生态课堂是师生以实践生命发展为价值追求,以民主效率为管理前提;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的互动;不断地开发潜能,开启智慧,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取得数学素养和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的学习场所。
生态课堂环境是一种动态和谐的自然和人工互补的生态系统,是指多种生态共同构成的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整体生态系统,它是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相互融合且符合生态规律的环境,是教育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教育的微观系统。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参加课题组活动。本学期,我们数学组开展了多次课题组活动,虽然工作很忙,但我忙中抽空,不折不扣完成各项任务,上传了数篇理论学习文章,上传5篇评课记录,5篇学习心得,4篇外出学习反馈表。
2、加强理论学习。本学期,我认真学习生态化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如:《课堂生态论》等。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生态化理论基础,明确生态化课堂的特征和内涵,探索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
3、营造教学环境
生态课堂是回归自然、崇尚自主、整体和谐、交往互动、开放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完善生命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营造生态的教学环境对于生态化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师生之间平等对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胆质疑问难,勇于动手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信心。
4、教学成果明显。在数学教学中,我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要充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知识,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本学期,我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第四届科学数学小论文评比中,钱婷同学撰写的《搭鸡棚》获一等奖,潘涵劼同学撰写的《我后悔的一件事》获二等奖。我本人也两次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在江苏省第四届“小数报杯·
小小数学家” 评比中,顾达、方芸烨、许一丹同学荣获“小小数学家”称号.
总之,一学期来,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教科研之路是没有止境的,要继续做好、做精各项工作。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