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参加“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活动反馈
发布时间:2014-05-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刚

  

2014.5.8

 

东青实验学校

活动类别

“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研讨

参加者

周 刚

活动

过程

一、课堂教学观摩

1.沈文品执教六数《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2.管丽辉执教三数《认识小数》。

二、评课研讨

“新基础教育”实验组老师和专家组华师大吴亚萍教授。

活动

感悟

多年前就听说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其中,“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读着这些句子,让人激动兴奋、血脉喷张。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的“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也记忆犹新。想当年,这些都耳熟能详、印象深刻,在全国课改中喊得轰轰烈烈,但我对之却没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以前只粗略知道一些教育的理念,在常州名师大学堂中,听到钟楼区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蒋玉琴谈及早年在二实小工作时,因为“新基础教育”的引领,让她从此走上了科研之路。在东青实验学校加入“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后,因为爱人作为数学组骨干成员,每人发一本书(翻过几十页,感觉比较枯燥,没好好读),每学期执教两次公开课,并外出听课多次,故对“新基础教育”多了一点了解,原来他们对课堂教学真正的重视,并在全国花大力气来组织相关活动,大胆地改革课堂。

上网查了一下:“自19949月,叶澜教授提出并主持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正式启动,至今十几年过去了,‘新基础教育’已在十几个省市展开,吸引了全国200多所中小学参与,直接受益学生人数超过30万。引起了中国基础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甚至被称为‘第一个本土化的中国教育学派’。而打造出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教育学派——‘生命  实践教育学派’,这也是叶澜倾力以求的。”

区教育局张局推荐我校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项目,以此为抓手进一步拓展教育科研的时空。我也知道我们常州大市以前有些学校加入过,但研究任务重、压力大,主动退出的也有,像市二实小那样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真正的科研也许就是这样,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读得进教育理论书,沉下去,投身课改的大潮,冲刷身上的匠气和所谓的经验,让智慧和创新意识逐步生长。说得轻巧,做起来真的难哪!那一定需要团队的合作,互相鼓励,共同前进。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会走得远;一群人可能走得慢些,但可以走得更远!

带着谦虚和虔诚的姿态,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首先聆听了两节年轻男教师的数学课。据说准备时间较紧,周四上公开课,他俩是周三下午才第一次试教,随后研讨,修改教案和课件,真有勇气和底气!沈老师执教的六数复习课,引导学生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讲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先扶后放,周长带着学生复习,面积放手让学生自己写一写,最后引导绘制结构网络图,感受几种图形面积的关系。整个教学设计比较好,但课堂组织并不理想。课前有前置性学习,上课就呈现学生课前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典型作业,利用实物投影展现评价,但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太规范,更不够严密,缺乏足够的调控能力。管老师的三数课前也利用5分钟做一些复习练习题,称为“常规积累”(按要求每课必练,既是复习又是基础训练,但平时哪有时间分配呀?)整堂课从测量课桌几分米入手,引出分数,再到小数,并贴出纸条米尺,找一找4分米、5分米等,改写成分数、小数,从长度单位到人民币单位,其中有些断层,为什么元角也能用一位小数表示?这里没解释清楚!从零点几到一点几、几点几,逐步深化对小数的认识,最后知道看书,了解小数的构成,并进行写小数和猜小数点游戏,学生情绪高涨,学得快乐高效。

随后在吴亚萍教授的追问中进行简单的说课环节和互动评课,她问了这样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六数1.课前有没有找好、中、差三个学生上小课,让他们三人写写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不做调查研究就这样重新来一遍?不要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2.如果他们对这些公式都了解,这节课怎样帮他们长?长些什么?怎样进一步梳理知识?三数1.学生在学习之前知道小数吗?2.有整数、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小数呢?3.课堂上怎样让孩子都参与进来?重心如何下移?看数学、听数学行吗?要做数学!如果只有0——1之间十等分会产生小数吗?这几个问题让我也感觉茫然,原来数学课需要这样去思考和评价呀?!

最后,吴教授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六数:1.让孩子经历周长经历表格的生成过程,先要复习概念,再来公式和单位,拉出栏目,让学生一起填写,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更方便。2.可让学生根据各图形面积的逻辑关系来摆放位置,形成系统的结构网络图。但那么多的公式,记忆会很累,需要进一步帮学生找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如梯形上底变得和下底一样长,就成了平行四边形,上底缩短为0就成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变形拉出直角就成了长方形,这样就把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统一起来了,抓住特殊性,让知识结构化,也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三数:1.创设情境,激发需求。让学生比身高,124厘米125厘米,两个身高125厘米的同学真的一样高吗?2.材料感知,抽象凸显。从米尺上分一分、写一写,到1=10角,几角改写成元的小数,再到数轴上抽象,先在0——1之间可以十等分,让学生写没有单位的小数,然后在1——2之间写小数,捕捉资源对比,那任意两个整数之间是否也有小数呢?125——126之间也可以十等分,出现125.2125.3厘米,哪个高一些?这就回答了两个125厘米也未必一样高,小数比整数更精确!

专家不是浪得虚名呀!以往我们的评课议课总是拘泥于一些细节,教学语言是否严密,教学小环节是否合理等,很少关注大教学观。这是我听到的真正高屋建瓴的精彩的评课指导真的!受益匪浅!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