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的故事
——东青实验学校跟岗锻炼交流总结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须敏霞
题记——
常青藤: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本身具有蓬勃向上、坚韧不拔、自由自在以及生命力顽强的特性,它外表柔弱却拥有刚毅的内质(不起眼却内蕴着坚强的生命力)。
因此,常青藤象征着一种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代表了一种崇尚自由、深沉含蓄,不动声色却又执着向上的精神。
5月20日 ,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我们参加了武进区第一批学校干部跟岗锻炼。第二天,和沈波主任一起跨进了我们跟岗锻炼的学校——东青实验学校,我的母校。
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熟悉感中略带了些陌生,离开母校差不多有二十年了,虽然偶尔也会回来,但毕竟学校每天都在发展,变化也真的不小了。
正当我们想拿起电话联系时,迎头碰上了汤校长,他手里拿着一本语文书,显然刚上完课。“老师,学生来报到啦!”我们边开玩笑边向汤校长打招呼,汤校长乐呵呵地说道:“来啦!我们一起到办公室聊聊去”。汤校长解释说,陆荷芬副校长正在上课,她今天马上要赶往青岛参加活动,来不及接待我们,希望我们谅解。陆校长是我们的导师,我们将在这里学习更多的德育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谈笑间,一路走过一些教室和办公室,见到的大多是熟悉的脸庞,心中的些许陌生感在渐渐退去……
会议室里,汤校长和蒋副校长向我们跟岗的三位老师介绍了他们学校的情况。说话间,蒋校长给我们递过来一把钥匙,说是我们办公室的钥匙。其实,办公室里每天都有老师在,根本不需要钥匙,汤校长却说:“这个钥匙是给你们备用的,万一什么时候他们不在,你们也好用的!”“我们学校每天7:20之前有早餐供应,你们有时间的话,就过来吃早餐吧!午饭和我一桌,和其他老师一起怕你们不熟悉!”贴心的话让我们心里暖暖的。
走进办公室才发现我们和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孙伟明老师一个办公室,他是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家里手,还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一下子,我感觉“天时、地利、人和”都齐全了。“我们的行政会议、教师会议和学校的一切活动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绝没有保留!也希望你们把你们好的做法和优良的传统和我们一起交流!”汤校长敞开心扉的话语一下子就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会议室里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
常青藤文化是东实的办学理念。打开他们的校刊,“常青藤”三个略显稚嫩的大字印入眼帘。耳边响起汤校长的话语:我们的校刊刊头每一期都是由学生题写的,我们并没有请哪位名家题写。因为我们的校报所面对的群体是学生和学生家长。这里,有校园动态,有学校、老师和学生所获的荣誉,有学生的练笔,有心理辅导,还有校长漫谈,更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它是学生崭露头角的园地,也是孩子实现梦想的舞台,它也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学校,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更是孩子们自我价值的体现。
校门口的“常青藤梦想舞台”还在“装修”时,“六一”艺术节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个舞台的搭建只为实现学生的梦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个舞台,如常青藤一般,自由自在地展示自我。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参加了东实的行政会议、教师会议、E课堂学习。唯一的遗憾是:因为活动冲突,我们没能参加东实精彩纷呈的”六一”艺术节,错过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但那次的行政会议却让我记忆犹新。在“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大讨论活动之后,汤校长围绕四个“有”和四个“兴”进行阐述。其间他讲到“有主动作为意识”和“有与时俱进精神”这两点让我感触颇深。
作为学校的一份子,尤其是一名中层干部,一定要有主动意识。在我理解,其实就是主人翁意识吧。只有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才会主动地关心学校的一草一木,才会去关注学校的任何一个角角落落。
再有,在讲到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要求老师要融入社会这一点时,我也深有同感。作为一名教师,要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做一个能和家长交流,能站在新时期家长的立场想问题的老师,才是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也才会像常青藤那样,对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为期一个月的跟岗锻炼已经结束,每天奔走于两个学校之间,说不忙也有点假,但是忙碌中有比较、有惊喜、更有收获。收获着东实人的豁达与热情,收获着东实孩子的自信与活泼,收获着东实校园无处不在的常青藤文化,收获着一个个美丽的常青藤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