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教学设计
郑陆中心小学 沈晓峰
教学内容:第45页例5、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5—8题。
教学目标:能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并能应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 在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能应用解比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应用意识。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解比例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联系新旧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解比例?应用什么知识解比例?
2、8:2=24:()( )15 =45 这两个比例怎样解?
说说你的想法。
3、比例的解怎样进行检验?
请对上面的两个比例进行检验。
二、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出示例5,读题理解题意。
(1)、图形放大后和放大前什么是不变的?根据什么列的比例?小组探讨,集体汇报。
指出:图形放大是根据一定的比例放大的,其原来长与后来长的比的比值、原来宽与后来宽的比的比值是相等的。
(2)检验。意识到检验的重要性。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验吗?
(3)还可以怎样列比例式?这样列的想法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列出不同的比例式,并解比例、检验。
小结:两组量之间成比例关系,这样的比例式可以列成不同的形式,并具有自己的意义。学习中我们要多总结经验,并试着对自己的假设作出判断。
完成试一试,并自觉进行检验。
学生完成后指出:研究解决形如2.4:3=χ:8 的解法,重点就是这个比例的内外项的确定、比例求解的依据、以及怎样进行检验等方面进行。
(4)完成练一练。分组练习,全班交流。
小结:在解比例的过程中,我们要先确定什么?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避免这些问题?
(5)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①完成“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答思路。
②完成练习十第5题。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核对答案。
③看课本47页第6题,要求我们做什么?小组合作解决这样的问题,并对自己的方法进行解释。
④完成练习十第8题。学生独立审题并解题,讲评时重点指导学生解决低(2)问。
小结:在这样的题中,是哪些组的比的比值相等?怎样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列比例式?又如何进行检验?
还能列出哪些不同的比例式?每个式中又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三、课堂检测。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下面的比例(第2题请检验)
1220 =x5 0.1:0.01=100:xx:512 =60:10
2、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①3和7的比等于72和X的比。
②一个数和0.4的比等于12.5和20的比。
③两个外项是10和6,两个内项是x和12。
3、拓展。
(1)、下面的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25,请填空。
20:()=():20():8=8:()
(2)、已知a:b=e:f,现在将a扩大2倍,b缩小到原来的12 ,e不变,f应
该缩小()倍才能使比例成立。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