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找规律——图形覆盖现象》教学设计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周 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5~56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归纳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方格总数和每次覆盖的个数,推算平移的次数和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体会有序列举、列表思考和化繁为简、以退为进等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探索简单图形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让学生自己感悟并调控找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透明方格纸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回顾整理。
1.同学们,今天学习找规律。一起回顾:四年级上学期“间隔排列的规律”,下学期“事物搭配的规律”、五年级上学期“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2.怎样“找规律”,“找规律”时要注意些什么?
一、问题导入,寻求策略。
1.谈话:星期天,周老师一家三口去看电影(出示电影院图片),一排有60个座位,老师想在第8排买三张连在一起的票(用1-60表示),可以怎么买?还可以呢?这60张座位,买三张连在一起的,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呢?
2.生思考口答,师记录不同结果。现在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可能都正确吗?为什么你们不能马上得出正确结果?(座位太多)怎么办?化繁为简,以退为进。座位数减少到多少比较合适呢? 选3张连在一起的票,是否也可以减少些呢?
二、实验操作,探索规律。
1.一排10个方格,分别写有1—10这10个自然数,每次选2个连在一起的数,你可以写一写、连一连、圈一圈、画一画,也可以用透明纸盖一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2.生操作,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方法呈现、交流;用透明纸叫覆盖、平移。
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要注意什么?(有序思考、不遗漏不重复)
电脑演示用透明纸覆盖、平移。为什么只平移了8次,却有9种不同的覆盖法呢?
3.合作实验,填写表格。
你们还准备怎么研究?每次覆盖几个数?请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操作一人填写,看看分别平移了几次,可以得到多少种不同的覆盖法?完成表格。
总个数 |
每次覆盖几个数 |
平移的次数 |
一共几种不同的覆盖法 |
|
|
|
|
|
|
|
|
|
|
|
|
汇报交流,课件验证。
4.总个数能不能也变一变?在10后面快速添几个数,试一试。汇报交流。
5.小结: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全班交流:总个数-每次覆盖几个数﹦平移的次数,平移的次数+1﹦一共几种不同的覆盖法。总个数-每次覆盖几个数+1﹦一共几种不同的覆盖法。
6.深化概括,回顾反思。
那个买电影票的问题,现在能解决吗?为什么一开始我们觉得这道题很难,现在却这么轻而易举呢?这样的规律,数学上叫图形覆盖现象。这几个数量间的关系,可以用什么来概括地表示?(用字母表示)
回顾小结:我们是怎么发现这条规律的呢?我们先……,然后……
三、巩固运用,灵活解题。
1.快速抢答:教材练习十第1题。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出示下表:
每次选( )个相连的数,一共有( )种不同的选法。
3.五年级学生集会,一排有16张座位,五(4)班许可和江蕊是好朋友,许可坐在江蕊的右边,会有几种不同的坐法?如果是“许可和江蕊坐在一起”,会有几种不同的坐法?张鹏已经坐在第一张座位上了,许可还坐在江蕊的右边,有几种不同的坐法?
4.孟杨和妈妈在圆桌上用餐,孟杨坐在妈妈的左边,会有几种不同的坐法?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你有哪些收获?
2.小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有序思考,综合运用一些策略,就能找到规律,巧妙运用,以不变应万变,顺利解决相关问题!
3.思考题:许可和江蕊坐的一排椅子,张鹏已坐在第6张座位了,许可仍然坐在江蕊的右边。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坐法?
20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