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 的 认 识
郑陆中心小学 羌小霞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活动角、剪刀、磁铁小棒、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角”。
看国旗,引出五角星
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因为它有5个角)
哦,它有5个尖尖的角,你能到前面来指一指吗?
二、联系实际,找出“角”。
1、生活中有很多角,不过它很调皮,今天想和大家玩捉迷藏游戏,你能试着把它找出来吗?
(出示剪刀、闹钟、数学课本等图片,指名指一指图中隐藏的角,适时把“角”拉出来。)
刚才小朋友们指出的都是你们平时观察到的角。在数学王国里,角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
2、、这些图形都有一个名字叫什么?(角)
3、角是一种美丽的图形,它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和研究角。(板课题)
三、动手操作,认识“角”。
1、摸一摸。
大家找出了这么多角,想不想亲手摸摸角?(拿出三角尺)你们有这样的尺吗?哪有角?伸出你的手,摸摸这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
哦,角是尖尖的,咱再往这摸,什么感觉?(直直的,平平的,滑滑的)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老师把这个角描到黑板上,好不好?
(示范画角:先画一个点,再从这个点画一条直线,从这个点再画一条直线,这个角就描好了。)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数学家爷爷也给角的每一部分取了好听的名字,这个尖尖的点叫做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为了说明这个图形是角,通常我们会在角上做个记号,也就是在两条边之间画条小弧线。
3、指一指。
谁愿意到黑板上来指一指这些角朋友的顶点和边,并帮它们画上角的记号?(指名板演)
4、记一记。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想角的形状。(学生闭眼,教师轻声叙说:角的顶点是尖尖的,角的边是直直的,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5、画一画。
想不想自己画一个角?睁开眼睛,打开数学本画一个角,并给同桌指指角的顶点和边。
6、辨一辨。
听说我们认识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它们都争着说自己也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大家做裁判,是用手势√表示,不是用手势×表示,并说明理由。
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看什么?(是否有一个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7、找一找。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这些平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呢?请大家打开书本85页,先在图中标上角的记号,数一数再填空。
(学生练习,集体校对)
四、游戏探究,研究“角”。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角,接下来我们玩几个和角有关的游戏吧。老师这有几根小棒,谁会用小棒搭一个角?(指两名学生实物演示。)
追问:他们摆的图形是不是角?
仔细观察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初步感知: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两条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3、哦,刚才的活动中,大家善于观察,发现角有大有小,了不起,个个能当“搭角能手”。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拿出自己的搭角工具做一个活动角。(自制活动角,并指名说说它的顶点和边。)
瞧,老师利用活动角搭了这么大的一个角(高举演示直角),你能搭一个 和 老师差不多大的角吗?(学生做好后人人也高举,并随机指名学生的角与老师的角重叠比较)那谁能搭一个比它大的角呢?(指名演示说说理由)那谁又能搭一个比它小的角呢?(指名演示并说说理由)
你们真是“搭角高手”啊,从活动角上,我们再次发现什么?
再次感知:角的大小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巩固拓展,数数“角”。
现在我们进入第三个游戏:“我会折”瞧,老师手上有张长方形纸,它有几个角?(4个)老师想折去一个角,猜一猜还剩几个角?(指名猜)
接着请一位小朋友上前折一折,然后数一数。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小朋友的表现十分出色,个个都和角交上了好朋友,所以它想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你们看到我了吗?”(老师伸出食指和中指,并再次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同学们,角不仅在数学中被应用,在生活也被广泛应用,古今中外许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
(课件演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欣赏古、今建筑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