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须敏霞 |
班 级 |
五(1)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找规律 |
时 间 |
2011.10.26 | ||
评 课 | |||||
须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这节课有两个亮点: 1、善于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接受新知迎刃而解。 生态课堂,要激发兴趣。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须老师在课的一开始就用抢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唤醒,抢答题又是由易到深、层次性强的,逐步转向例2的题型,让学生从已有的预习中掌握的知识里,慢慢走进新的例题,学生兴趣很浓,接受新知也就迎刃而解。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数学,而且学的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 2、注重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生态课堂,要有问题意识。在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自主课堂,学生自己做主人,自主探究学习,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数学的灵魂。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须老师在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上台汇报探索成果时,学生首先是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须老师就加以赞赏,并根据学生的口述画出图,让学生结合图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须老师又结合“试一试”,再联系图形与算式重点解决余数问题。随后再让学生自己提出数目较大的问题自主解决。这样让学生充分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再应用数学模型,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整个过程简洁明快,在导入中就开始对学生渗透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构建。 评课人:张惠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