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陆晓艳 |
班 级 |
四(2)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条形统计图 |
时 间 |
2012.9.26 | ||
评 课 | |||||
陆老师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探究和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从更高的角度认识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给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是本课的一个亮点。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有一定实践价值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由于四年级的孩子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了统计的意识,也形成了基本的统计数据的能力,所以由单式条形统计图过渡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不再是困扰学生的问题。在教学设计上,陆老师通过多媒体演示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例,突破教学难点后,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然后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都得到提升。从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都是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实现,通过合作交流发现真理和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评课者:张惠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