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须敏霞 |
班 级 |
六(1)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按比例分配 |
时 间 |
2012.11.7 | ||
评 课 | |||||
按比例分配是新教材的老内容了,当然,课本上的例题与以前相比有了变化,须老师利用教材适度调整,组织了一节有效的数学教学。 一、联想复习,为新知铺垫。 须老师首先出示信息:“六年级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 二、引导探究,为新知导航。 教师出示:30个方格,红色和黄色涂相等格数,各涂多少格?然后过渡为:30个方格,红色和黄色按3:2的比来涂色,各涂多少格?引导学生分析条件和问题,学生答出“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黄色占2份,红色3份。”教师顺利成章地引入新课:实际生活中有时不是平均分,而要按一定的比来分配,揭示课题。学生列式计算中,大部分是用份数计算的方法,也有用到了标准的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接着,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也能将解题的关键步骤写写一二,供学生参考。板演、评讲和练习反馈,正确率高,说明学生理解和掌握情况非常好。 三、点拨评价,为新知深化。 须老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能注重引导点拨,使其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但我在听课巡视中,发现有部分学生解题时仍然采用的整数份数的方法,没有选用标准的按比例分配的分数法。也许受老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的影响,有的学生根本没有用分数法,那新知的学习意义就减去了一半。所以,我认为追求生态课堂,不能停留在个性化的自己喜欢(其实是容易理解或者以前就会)的方法,而要学着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说说那个分数乘法算式的意义,即求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就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另外,当学生练习中将180块巧克力按不同的人数分配,求出三个班各分得70、62和48块后,还写了个比70:62:48,老师没有关注其价值,而是简单地认为这是多余的画蛇添足。其实,可以追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写,35:31:24=70:62:48,这才是真正的比例呀!我一直质疑为什么不说按比分配而要说出按比例分配,只有写出这种形式,才是真正的按比例分配。 评课者:周 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