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沈林武 |
班 级 |
五(2)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复式统计表 |
时 间 |
2012.12.12 | ||
评 课 | |||||
《复式统计表》是小学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作为高年级组的集体备课,一个星期前交流讨论过,然后是两人同课异构教学。沈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构建生态的数学课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历统计表的合并过程,让探究真实有效。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把几张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并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沈老师从“你们再学校参加过哪些兴趣小组,暑假里参加哪些少年宫社团活动”谈话导入,揭示青云小学学生参加的兴趣小组活动图,让学生分别填入四张表格。为了体现单式统计表合并为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老师连续追问了几个问题:五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一共多少人?女生呢?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看了几张表格,计算数据你觉得怎样?生答:有点麻烦。师:怎样看会比较方便?生:列成一张统计表。然后老师就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怎样合并在一起,并提示可以用剪刀剪一剪、拼一拼。分析评讲中,从简单的合并到去除无意义的相关部分,最后成为标准的复式统计表。让每位学生充分经历由单式统计表到复式统计表的演变过程,整个探究活动真实有效。 2.合理填写分析统计表,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 在“练一练”填写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5——28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情况统计表时,先提示学生怎样填写,注意提供信息和填写表格方向性的差异,填写后,为了计算快速些,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这样加快了填表速度和正确率,有效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因为本课的重点是认识复式统计表,学会正确填写在相应的栏目,所以使用计算是可行的。评讲时,关注“总计”和“合计”,横栏目和纵栏目相互验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介绍完整的复式统计表后,引导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的有什么特点,感受其“清晰、一目了然,可以调剂多个项目,信息丰富、便于比较”等,教师板书相关内容让学生加深理解。 3.关注教学细节,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 整节课,教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问题具有启发性,当学生思维遇挫时,加以温情的提示,学生回答不到点子上时,耐心地引导。如:“这样的表格美不美?还有哪儿可以修改?哪里还有疑问?这张统计表还缺点什么?教材练习中统计到28届奥运会的奖牌数,老师还补充上29届和30届的奖牌数,体现与时俱进,并提出:“对于2016年的奥运会,你想对体育健儿说些什么?你估计金牌能拿多少”等相关问题,让课堂更有人文价值。 如果对复式统计表的“表头”再多加分析和辨析,能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四张单式统计表的合并和修改,就更加精彩了。 评课者:周 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