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羌小霞 |
班 级 |
二(3)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认识分数 |
时 间 |
2013.3.26 | ||
评 课 | |||||
学校组织“分数的意义”专题研讨,听了羌小霞老师组织二年级学生学习三(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尽管是下午的课,让全体学生四十分钟始终精神饱满,学得兴致盎然。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习更富有挑战。 羌老师本课的设计基于教材,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大了整节课的密度,使得节奏更为紧凑。引导学生认识1/2后,以故事狐狸兄弟分饼:哥哥真被分给给弟弟1/2,弟弟却要1/4,让学生分男女生用圆形纸折画出1/2和1/4,引出大小比较。老师接着讲圆对折成八份,画出其中的一份,贴出1/8让学生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再对折出1/16,让学生用“>”给分数排队,发现规律后,并没有到此为止,还出示了1/5,让学生先判断,再出示画好阴影的圆,验证学生的猜想,数形结合,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引导抽象出“同样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在练习中,不光呈现教材上的纸条的1和部分阴影,让学生猜测用分数表示的1/2、1/4,还拓展性地插入了1/3、1/5,提出更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测,并以课件动态呈现,验证猜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比较和估计的能力。八块巧克力吃掉不同块数,让学生说说几分之几,开放性强,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最后还简单介绍了分数产生的历史,这一段我觉得可以省略,毕竟是二年级的孩子,让他们一下子了解那么多,暂时没有必要。 2.教学语言清晰流畅,组织学习有策略。 羌老师尽管是借班上课,但教学语言亲切自然,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不断引导鼓励,组织教学有策略,关注全体,课堂灵动气氛活跃。如动手操作前,提醒学生先听清要求,然后动手,其间在巡视中也给予提示和帮助,发现典型操作张贴展示。揭示1/2的写法也很有意思,先让学生看电脑显示,跟着书空,等学生操作完毕后,再询问1/2怎么写,先写什么?有没有细心的小朋友?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狐狸兄弟分饼,也让孩子们很感兴趣。最后的八块巧克力,说小馋猫吃掉两块、四块,吃掉了几分之一,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高,这些都符合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富有童趣的话语,让孩子们学得兴致勃勃。 3.手脑并用数形结合,循循善诱表扬鼓励。 为了让学生体验分数1/2,教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来认识。之前就可能已经教给基本方法,先沿折痕再画出虚线,最后画斜线作阴影。课堂上,学生操作比较熟练,从长方形纸折画1/2到圆形折画1/2和1/4,人人动手,加强数形结合,感受平均分后产生的分数。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直观的图示分数的比较,上升为理性归纳分子是1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整节课教师循循善诱,当学生回答得好、做得出色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半个怎么表示?”一般学生会说“要用分数”,但一个孩子举手说出了“0.5”,老师大大表扬“连小数都知道,真聪明!”学生判断一些阴影是不是1/2时,一学生不仅判断正确,还答出“1/4”,老师及时表扬。当然,如果评价语能更丰富些就更棒了。 总之,羌老师精心设计教案,制作精美且有实效的课件,执教了一节高效的生态课堂,同时也展现了聪慧灵气的教学风格,给听课者一种美的享受。 评课者:周 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