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朱华锋 |
班 级 |
五(2)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找规律》 |
时 间 |
2013、10、23 | ||
评 课 | |||||
朱华锋老师的数学课堂体现了生命的活力,富有探索性和开放性,学生在课堂中能自主探究,猜测验证,合作交流,充分发表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和见解。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有如下几点: 1、关注数学与生活联系,感受数学价值。 本课不管是例题材料的选择,还是练习设计,均来自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事物,如“花盆、彩旗、彩灯、黑白棋子”等,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激发了学习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2.关注数学方法的渗透,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学习不应始终在经验上徘徊,而应是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数学化的过程”。如当学生用列举法说出蓝花是单数,红花是双数,第15盆是单数,所以是蓝花。教师追问:“第30盆是什么颜色的花?”“第59盆呢?”“第100盆,1000盆呢?”引导学生经历活动的过程,在丰富感性积累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归纳共同点,总结规律。这样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经历了抽象概括的过程。 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使学生的认知经历一个思维升华的过程,把握本质东西,如本节课中出示“红、蓝、红、黄”一组五角星时,老师追问学生:五角星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至少看到多少个五角星才能发现规律?由具体例子推想到一般情况,渗透迁移和类推思想。适时提升,有效促进心智发展。 当然,本课我也有个人想法,如果把新课结束时,欣赏生活中的例子改为新课导入部分,既节省了时间,更能激发学生去发现、研究周期规律的兴趣。 评课人:黄丽英 2013.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