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生态课堂案例评析
执教者 |
陆建英 |
年 级 |
四 |
学 科 |
数学 | |
执教内容 |
搭配中的规律 |
时 间 |
4.16 | |||
|
评课人 |
沈晓峰 | ||||
陆老师在教学本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秦老师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陆老师以到食品店买饮料和点心为线索,巧妙地将教学内容以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场景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生活问题和实际情境中来学习组合和排列,让学生从穿衣、吃饭这些生活事情中寻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存在于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2、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过程、自主探究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排列组合知识比较抽象,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开展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例如在衣服搭配这个环节上,教师又开展小组讨论,选择方法的最优化,找到不重复又不遗漏的科学搭配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探究,突出策略的多样性,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引导学生发现搭配规律时,陆老师总在原有基础上每增加一种小吃,又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一步一步让学生发现饮品种数、小吃种数与搭配种数之间的规律,这样学生对“排列和组合”意义的理解就加深了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