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评议
这段时间连续听了二堂二年级的《认识角》,感触颇深。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因此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认角、做角、比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
三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能抓住这几个部分,而在教学中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牟晨娣老师的课堂注重让学生通过摸角,充分感知角的特征,通过学生对摸角的感觉的描述,找到角的特征。同时她还注重让学生根据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来描述角各部分的名称,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教导定义,但她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把角的定义渗透了。
羌小霞老师的《认识角》在认识了角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活动,使学生在辨别和讨论交流中认识角。尤其是在比较角的大小时,通过师生的操作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练习的拓展和延伸也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更加深入,最后的儿歌,孩子们在朗读的过程中记住这堂课所学的知识,尤其是最后的欣赏,使孩子们看到生活中的数学和数学中的美,也充分地激发他们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