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者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比较好地遵循了新课程理念下“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基本结构模型的框架,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学习过程,达到体验学习过程的新境界。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教材还介绍了每个比中两项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举例说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着重说明两点:(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的是用整数表示。(2)比的后项不能是0。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教学难点是理解比的意义。
比的读写法、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看书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组织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比与除法、分数都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是这节课的难点,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回忆、思考、讨论等活动,在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的基础上,找出了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看电脑屏幕,用“相当于”一词来说明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促使了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