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建设生态课堂教学评价表
姓名 |
沈林武 |
学科 |
数学 |
班级 |
六(5) | ||||
时间 |
2014.11.24 |
课题 |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 ||||||
评价内容 |
评分 | ||||||||
目标与内容 20 |
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切合学生实际,表述恰当、清晰、完整。 |
5 |
5 | ||||||
2.教学内容难易适度,正确合理,科学有效。 |
5 |
5 | |||||||
3.详略处理得当,突出重点难点。 |
5 |
5 | |||||||
4.选择有意义的教学材料,善于利用来自学生和社会生活的课程资源。 |
5 |
5 | |||||||
过程与方法 50 |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
10 |
9 | ||||||
2.精心设计和灵活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阅读文本、问题探究、实践操作等自主学习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互动。 |
10 |
9 | |||||||
3.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实践活动提供有意义的示范、帮助和方法指导。 |
10 |
9 | |||||||
4.善于激励学生质疑提问,善于及时处理动态生成资源。 |
10 |
9 | |||||||
5.教师讲授时间尽量减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交流、展示的时间得到充分保证。 |
5 |
5 | |||||||
6.合理应用音像设备、实验器材、信息技术等教学辅助手段。 |
5 |
5 | |||||||
管理与评价 20 |
1.创设和谐、融洽、欢快、自然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交流。 |
10 |
10 | ||||||
2.规范学习行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5 |
5 | |||||||
3.能从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学习结果等多维度进行评价。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语言富有激励性和启发性,对学生充满期待。 |
5 |
5 | |||||||
效果 10 |
1.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发言热烈。 |
5 |
5 | ||||||
2.较好达成认知目标,且有助于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培育。能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 |
5 |
5 | |||||||
总体评价
|
《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内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们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课始,引导学生听故事明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了解到假设的策略不仅能解决数学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习得,“不是由外部输入,而是在内部萌生”。 策略的学习关键在于“悟”。也就是说对于策略的教学更强调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只有真正地充分地感悟和体验,才能实现对于策略的“悟”和“在内部萌生”。本课,沈老师带领学生从提出问题到研究问题到解决问题到归纳总结,较充分地经历了体验与感悟的过程。如本课,沈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先是让学生自主解决,然后重点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考过程。或是从大杯替换成小杯想起,或是从小杯替换成大杯想起,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想起,都让学生充分展示调整的过程。重点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思维图感受为什么要把大杯换成小杯,为什么要把小杯换成大杯,以及因为“换”带来的量的变化等。充分展开这个过程,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刻地感受到替换的目标,替换的方向,替换的意义,进而形成假设策略。 |
得 分 |
96 | ||||||
等 第 |
优 | ||||||||
观察评价人 |
牟晨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