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沈波 |
年 级 |
四 |
学 科 |
英语 |
执教内容 |
4A Unit 9 What’s the matter (Part A) |
时 间 |
2012.12.19 | ||
评 课 | |||||
本周的教研组课有沈波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特具沈老师特点的中年级第一课时语篇教学课。 沈老师执教的是4A Unit 9 A板块,听完沈老师的课我感触尤为深刻。去年我就撰写了《小学英语低中年级英语素养培养策略》一文,将这两年来我教学三四年级英语后的一些想法进行了整合,当时在写作过程中就有一些自己纠结的问题,今天听完沈老师的课在感同深受的同时豁然开朗。沈老师将对话文本作为第一课时,尝试在四年级的单元整体教学中以对话教学为第一切入口。听完后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可行。 由于本课是第一课时教学,沈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为:1.能听、说、读本课的新单词和句型。2.能读通句子,读懂对话的意思。3.能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本课所学的句型来表达帮助和建议。4.能在阅读过程中体会父母之爱,并学会关心他人。对本课所学的新句型结构,要求能读通句子,读懂意思,没有拓展开来,也没有要求学生进行操作,这一点非常符合第一课时的教学要求。 我觉得本课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在语篇教学的同时,挖掘了文本中蕴含人文因素,有效地引导学生体会了刘涛的父母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同时及时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的父母之爱,并学着用自己的方式关爱他人。而本课的欠缺之处是,在学生接触新单词和新句型时,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单词的学习和句型的练习,应该给学生几种学习方式供选择,让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之中。这一点是我在平时教学和自己的写作中没有关注到的,这也充分体现了新版的英语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 总之听完沈老师的这节课真的是受益匪浅。 评课人:羌凌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