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堂评价机制的形成。
教师在教学中,要形成一套适用于任教班级的评价机制,这样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有趣味性和目的性。评价一般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以前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只在乎学生最终的成绩如何。其实,我们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学习的过程才是我们应该注重的,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该更注重形成性评价。比如在讲授新课时,不要只对少部分在课堂上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的学生,无论他们最终学到多少,至少他们认真参与了,这就是进步,就应该得到表扬。
另外,除了在课堂上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在课后练习、作业、听写、测试等教学活动中更要把形成性评价渗入其中。例如,我的作业分为书写、做题和阶段进步三种评价,书写工整的得一星,做题认真的得两星,跟前一次比较有进步的得三星。还有,我的听写也是分等级的,优生为一等级,要求高一点;差生为一等级,要求低一些(及格就行)。这样的评价机制可以记录下学生的点滴进步,而且能够更好地发现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