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英语课堂成为绿色课堂
一、 在教学图中唤起环境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每一节课,教师都可以画出图,每一单元都配备一幅挂图,在利用这些图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环保渗透。在Planting trees (种树)一课中。出示挂图后,发问:“What are these? Do you like trees? Do you know people plant trees? ……”通过这些问话,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这样,学生不仅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而且也从图中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断得到提高。唤起来他们加强环保的意识
二、 在词汇中唤醒环保意识
教材中 3A Unit1 Animal词汇中涉及到zebra(斑马) panda (熊猫)elephant(大象) tiger(老虎) monkey(猴子)cat(猫) dog(狗) bird(鸟)等动物,教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对它的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像孟加拉虎、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只不过我们常能见到的动物,可能是在动物园中,甚至生活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的家园里呢?从这些词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去学习这些表示动物的英语名称,就水到渠成了。
又如:教材Unit2 Colours中,小学英语老师要随时渗透不同颜色在大自然环境中所代表的颜色,比如:山水green代表环境的美好,河流空气brown red and yellow 说明空气河流污染严重,灌输给学生当今环境存在这些颜色的严重性。唤醒大家一起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的意识。
三、 在情境中感受环保的重要
“……Today too many trees are still being cut down in the USA . China does not want to copy the USA ’s example. So China has built a Great Green Wall of trees ,millions of trees.”告诉我们美国森林覆盖率在急剧下降,中国不能再步其后尘,因而,创建西北防护林带——绿色万里长城,防止沙漠化,由此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How to plant a tree?(如何植树?)学生找到答案,就可自己动手植树。保护环境爱护它,才能落实在行动上。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环境对我们带来的威胁,我们要植树造林,保护家园。
四、 在练习中生成,渗透环境
学英语离不开说,在如在练习中,除让学生复习相关句型、造句外,还可引导学生仔细观看画面:远处青山绿水,近处嫩绿舒缓的草坡;沙滩上有人在野餐,水里有人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天空,孩子们在试飞航模;海鸥在人们头顶低旋。好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共处图啊!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画面,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而这种意识情感的萌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须的。
五、在游戏活动中进行环保演练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说,更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在让学生自制fan(扇子)的过程中,感受到一些包装纸、挂历、包装盒等在吃完后,我们还可以再利用,让它变废为宝,让生活垃圾在学生的巧手中生成美妙的礼物!
平时看似没用的废纸、旧杯,经过我们学生的精心构思和加工,便可能成为漂亮的礼物或装饰品,既能省钱,又能表达对亲朋好友的一份真情;既能废物利用,又能美化环境。学生也非常乐意运用自己的才智和双手来打扮自己的生活空间,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了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