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课堂心得体会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我眼中的生态课堂可以理解为:“生本”、“生长”、“生机”,其中“生本”是起点;“生长”是过程;“生机”是目标。
首先,“生态课堂”应该扎根于“生本”。
新课程以来,“以生为本”、“尊重学情”之类的话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写在文中,但是,真正能做到“蹲下来”倾听学生心声的老师并不多。
生态课堂首先应该是“生本课堂”。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去积极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不信任。那么“以生为本”就是一句空话。所谓被威吓感,是指学生总是担心别人会对它采取不敬的态度。总是堤防自己的回答有什么漏洞。所谓自卑感是指学生总结得自己不如别人聪明,自我定位不准确。以学生为本,让其积极参与课堂,来自于学生在学习时的心情愉快、积极思维和主动表现。现今的教学理论明确反对课堂教学中的体罚 ,但是有意无意的、司空见惯的“心罚”呢?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冷漠、训斥、嘲笑、讽刺、挖苦、歧视和奚落等做法,使得众多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所以,在课堂教学的物理环境和技术环境得到有力保障之后,还要下决心花大力气改善心理环境,包括教师的语言亲和力与行为接纳度等。
其次,“生态课堂”应该着眼于“生长”。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高效的学习,学到的东西可以“长效”,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体验的强化。孩子一旦有了强大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学习变得十分轻松,学习效果也十分地鲜明。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与学生同步发展,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所谓“教学相长”。只有善于学习,能够与时共进、与生共进的老师,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才能成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从而更好地推动课程改革。
最后,“生态课堂”还应该以“生机”为终极目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不单单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他们的未来奠基。所以,“生态课堂”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建设出绿色、健康、高效、和谐的课堂——“生态课堂”,为了这一目标,让我们为之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