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不一定是native speaker。恰恰相反,教中国学生英语语音的能人,还得数咱中国自己的英语专家。笔者毕生感激不尽的,是当年的中国“启蒙”教授。他们硬是帮我把我带来的不三不四的怪音一一抠出来,一丝不苟极为严格地把关,我才得以有效吸收各种英语听力材料的营养。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其实他们自己说的英语跟native speaker还有好一段距离,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他们师德的敬重怀念,他们永远是我的表率。他们能pinpoint学生发音的毛病,使其意识到毛病,随之有的放矢地克服毛病,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专业本事!
英语如何才能说得地道些 - 漫谈英语语音习得问题,很多人为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地道而苦恼,常见有人提及诸如如何克服中国口音,如何习得标准英国/美国英语口音等问题。下面打算围绕这些问题零敲碎打谈谈个人的点滴看法。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没时间写大块文章,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不求完整性,但求有的放矢。
模仿什么标准才好? 萝卜青菜,各有所好。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各有各的好,各有人爱,没什么好争的。对中国一般学英语的来说,主要看条件。其实,只要是地道的英语发音,能模仿好就不错了。如果你身边有个苏格兰口音的好老师,你能学得“苏”味十足,那就了不起,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 尽管你的口音离Queen’s English相差老远。世界上英语岂止英美两家?即使英国口音里头也还有许多地方口音,美语澳语不也一样?当然,最好能盯住某一个主流口音来学,而不是刻意模仿不入流的下三烂口音(幸亏国内一般还没有这种条件!)。 有人说美语口音油滑,英语口音高贵,澳语口音蹩脚。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印象,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根本毫无意义。试问汉语诸多北方方言,口音各异,哪个算高雅悦耳,哪个算蹩脚难听?河南话东北话山东话陕西话,说好了哪个不好听?有个加拿大白人朋友,青年时代曾在中国西南地区传教,现在很老了,普通话只会听不会说,却满口地道的四川口音四川话。语言语音习得达到这份上,那就令人折服了。
现在涌入中国“教”英语的English speakers越来越多,(我把“教”字加了引号,因为来者三教九流,别指望他们人人都能“教”你好英语,但多数应该都可以作为英语样板来模仿),同样也各带口音,说的英语不一定和录音带上的完全相同。怎么办?我认为,实际的办法是:盯住一个喜欢的样板不放(可以是VOA Special English 的男/女主播[注意男女说话声调语气习惯都可能有微妙差别],也可以是BBC某个人,或者是你听的New Concept English样板带的声音),在此基础上,竖起耳朵随时捕捉周围各种英语的发音异同,善于比较,并有所选择地模仿吸收你认为特别喜欢特具特色的发音特点。所谓有所选择,原则就是避免使吸收的成分与自己选定的一套样板发音系统相克。比如,你本来选的是英国RP (Received Pronunciation,即以英国南方口音为基础的一般受良好教育的人的口音,接近所谓的 Queen’s English),已经学的有点门道了,这下来了个美国口音重的外教,你别的不学,偏偏只把他的 of couRse 里的大卷舌R模仿上了,你说的英语整体效果当然就不伦不类。如果走得更远,甚至把because 也发成 becouRse (我发现有不少中国学生就这样说,一下就露馅了),那就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成年人学好英语语音还有希望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希望,尽管实际效果因人而异。虽然未必人人都能完全摆脱自身方言口音,但只要指导得当,练习方法对头,持之以恒,肯定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大大向前迈一步。人的语音模仿能力,受到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制约。一般观察,只要是发音器官健全的人,年纪越小(通常在十四岁以下)模仿越不费劲;从小接触语言方言种类越多,对不同的发音特点越敏感,模仿自然就容易得多。正因为如此,很多成了人以后才开始学英语的朋友首先就可能低估了自己的潜力,教英语的老师可能也为此不竭尽全力(当然也有不少老师缺乏这方面的本事,毕竟教好语音还是需要相当素质和专门训练的),所以学习效果往往不理想。实践证明,成年人一样可以学好英语语音。曾经有个学生,是当年的“工农兵学员”,来自偏僻农村,从小到大只接触过当地土方言,别的什么话都不会说。入学时19岁了,才开始学ABC,模仿能力奇差,连让他摸仿发个 k 他都要死劲发成难听极了的“厄”,令老师头痛。可是,经过耐心的点滴“攻关”,难点逐个克服,加上他虚心,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终于学会听出了发音区别的基础上,勤奋苦练,脸皮又特厚,不怕出错,到处声明请求别人随时给他纠错。结果他英语突飞猛进,到二年级下学期就名列前茅,毕业候不久成了某省旅游局的首席翻译。他说的英语,虽然与native speaker 还有无法弥补的差距,但自然流利是毫无疑问的。几十年前那么差的条件下都还可以造就不错的英语人才,今天有了绝对优厚的物质条件,再学不好就实在说不过去了。成年人往往对跟自己发音习惯不同的音不够敏感,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往往听不出来不同发音之间的区别,只用自己习惯的相近的音来替代。比如英语 go 和普通话“够”发音是不同的,但很多人就根本听不出它俩有啥不同。连发音差别都辨别不出来的人,是很难谈得上纠正模仿的。有经验的老师,首先要抓住要害,让学生通过反复对比细听,到真正听出差别才罢休。人说,听出了差别,纠正就有门儿了,这话是有道理的。有很多人说买了录音带反复听了上百遍,甚至也算是跟读了上百遍,但发音并没有明显的改善,非常苦恼。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如上所述:没听出发音差别名堂,不论跟读多少遍收效都不会理想。读过书的成年人,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懂行的人恰到好处的指导。一句话,最好找个好老师给你挑毛病,点出你需要特别下功夫克服的毛病。当你体会到了自己的毛病确实是可以听出来的毛病的时候,听录音跟读模仿就“有的放耳”,事半功倍了。 好老师不一定是native speaker。恰恰相反,教中国学生英语语音的能人,还得数咱中国自己的英语专家。笔者毕生感激不尽的,是当年的中国“启蒙”教授。他们硬是帮我把我带来的不三不四的怪音一一抠出来,一丝不苟极为严格地把关,我才得以有效吸收各种英语听力材料的营养。多年以后,我才发现,其实他们自己说的英语跟native speaker还有好一段距离,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对他们师德的敬重怀念,他们永远是我的表率。他们能pinpoint学生发音的毛病,使其意识到毛病,随之有的放矢地克服毛病,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专业本事!总而言之,纠正发音毛病,最好有能人指导。而且还不能偷偷地纠正,要堂而皇之,诚恳求人直言点出自己的毛病。要知道,大家都是老大不小的成年人了,人要脸,树要皮,一般谁爱管那闲事当面给你纠错伤情面呢?哪怕是课堂上的能人老师,也未必愿意随便“管这闲事”的。所以,即使有了能人在身旁,机会还得*自己努力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