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立场 立足语篇教学
2012.2
语篇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师研究的重点,因为它是每个单元的重中之重。我没有把A部分作为第一课上的勇气,而是把它作为了第三课时。我的思考如下:
1. 情境的整体性和连贯性。本课情境单一,从chat开始,导入与新课单词的学习同步进行,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单刀直入,切入主题,省时省力,避免学生在情境变换过快的情况下接受不了。
2. 分层次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有条不紊,井然有序。比如新课学习的时候,我分四步:初听课文,理清人物关系;初读课文,围绕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再读课文,抓住文章细节;齐读课文,复述课文。每一个设计都能让学生学习得到提高。
3. 有效提问促使学生思维提高。Who, What, When, Where等文中找得到的答案只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部分,而Jack的年龄,How, Why这样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思维。
4. 板书凸显文章脉络。板书也是一种微型教案,它是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对板书内容的选择,我们要讲求精当,对教学内容高度概括和提炼,以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收到“尺幅容万言”的功效。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总结概括学习内容,理清学习过程,理顺行文思路,建立对课文的整体印象。在今天的课堂上,我利用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
5. 语篇教学重阅读,更要重口语交际。曾经进入一个误区,以为语篇教学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就可以,忽视了作为对话教学的根本就是要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进行口语对话教学。所以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对话联系。
6. 口语交际的收放。我很是遗憾始终做不到“收放自如”的境界。扶得太多,明显不符合教育专家的口味,说你放不开;放得太开,学生明显跟不上,他们会无所适从,效率不高。
理想永远在彼岸,思考是我们通向彼岸的天桥。生命不止,思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