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 激趣
——教学反思
郑陆中心小学 汪菊芬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经常会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十分热闹,学生在快乐中接受了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获得了知识。学生喜欢,教师轻松。但时间一久,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学生会因为有些游戏的重复,而显得无精打采,学生原有的最初的学习热情会急剧下降,原始的兴趣正逐渐地不复存在。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前教师不遗余力的精心设计游戏组织来吸引学生兴趣;课上学生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甚是热闹,这样的教学次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流于形式;往往一堂课后,学生懵懵懂懂,一知半解;长此以往,学生捧着课本迷惑地望着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学习和掌握书上的哪些内容。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课堂环节安排不合理,所学的知识没及时巩固,知识没能螺旋上升,直接导致教学的畸形,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大家都不满意。面对这种教学危机,不能不引发我们的反思。
我个人认为,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我们更要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 面向全体
十个手指有长短,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分优中差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的游戏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难度适中,让大家都参与。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
二、组织严谨
要有条不紊地开展游戏活动,做到活而不乱。小学生天性爱游戏,争强好胜,有些学生做起来容易忘乎所以,甚至在课堂上,有时会情不自禁地高声喊,因此,首先,在开始游戏之前要讲清规则、纪律要求、评分标准等,防患未然。在游戏过程中即使还出现一些混乱,也要能理解学生的心理,不一味批评,而是积极讲清楚,在集体活动中,大家应该遵守规则。
三、 适时适度
游戏过多,忽略了主要教学内容的讲授和训练,喧宾夺主,把英语课上成游戏娱乐课,那就适得其反了。所以安排游戏业要适度适量。课堂游戏应该为课堂教学服务,当他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是为游戏而游戏的时候,课堂游戏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