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众口一词”的剖析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倡导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学习活动,有些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不恰当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本文结合实例来剖析一些问题情境设置,并就如何创设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情境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课堂重现
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该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有“What are you going to do…?”I’m going to do…”以及B部分出现的一些动词短语。我要求学生回答“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tomorrow evening ?” 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操练新授内容。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S1: I’m going to have lessons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 evening?”
S2: I’m going to watch T V … ?”
S3: I’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
S4: I’m going to have dinner … ?”
.....结果是,学生的回答并未像老师预想的那样精彩纷呈,而是机械简单的重复回答,即便学生有所创新,但其回答却不是令人满意。
分析
在这节课里,我本意是想通过提问使学生感受并了解一般将来时的时间状语,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用I’m going to do…对问句做出多样化的回答,从而将教材中的语言化为生活中的真实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我觉得是问题设计不当和对语境创设不当造成的。
1 问题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我觉得可以这样设计(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omorrow/tomorrow evening ?”让学生回答。(2)在原来的句子后设计不同的时间状语让生进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想像自己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活动,做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回答。因为语言和语境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在一定的情景中表达意义的,真实或模拟的情景能使学生更好的思维,产生表达地欲望,从而促进其理解和表达能力地提高。
2 问题从简单到复杂
我觉得学生除了用不同的间状语进行交际外 ,同时还可以多鼓励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词组来进行交流,问题从简单到复杂,既对已学知识进行了复习,又自然地引入了本单元新短语知识的教学.综合以上两点,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就会丰富、多样、灵活、自然,同时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也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