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凌霞研究小结
本人自2011年参与学校的《生态课堂结构模式的构建和技术细节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以来,在学校总课题组和英语子课题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现将总结如下:
一、确定研究内容
1.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是通过相关理论学习和课堂实践发现生态课堂的本质特征;
2.通过对日常课堂教学及相关研究课教学活动探究小学英语生态课堂的模式;
3.通过一系列实践研究探索生态课堂教学的技术细节。
二、重点研究工作
1.理论学习
围绕生态课堂的研究主题,学校和子课题组开展了多次相关理论学习及沙龙活动,我每次都积极参与其中,争取每次活动都有所获,几年来我也每月按照课题组要求自主开展相关学习活动并按期上传学习心得至课题组网站,期间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构建生态化的合作学习课堂》、《论生态课堂及其构建策略》、《生态课堂教育的又一种追求》、《遵循生态规律 构建生态课堂》、《论课堂的生态本质和特征》等。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生态化理论基础,明确生态课堂的特征和内涵。
2.课堂实践展示交流
课题研究期间,在学校总课题组的安排下,我们英语子课题开展了多次课堂实践展示和交流活动,我都能积极参与。2012年9月29日, 顾雯妍 老师围绕研究主题为郑陆片英语老师展示了5A Unit3 At a Music lesson 一课,课后我从生态课堂的多个层面为听课老师做了深入剖析,大家在交流中智慧碰撞,参加活动的老师也畅谈了自己的想法和对英语生态课堂的认识,促进了我们子课题组对小学英语生态课堂模式的提炼和技术细节的处理。2014年5月,我在学校课题组的安排下为郑陆片英语老师展示了三下Unit6 What time is it?一课,全体英语老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就尝试用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来设计我们的教学活动,课后的交流中我们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为参加活动的老师诠释了我们的教学设计,收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三、研究成果
在这些年的研究中我注重将相关研究所获及时总结,并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1年撰写的《“沃土”成就枝繁叶茂》获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
2011年撰写的《谈牛津小学英语单元板块整合的“技术细节”》获江苏省中小学“师陶杯”教育科研论文评比三等奖;
2013年撰写的《谈小学中低年级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发表于《课程教育研究》一月刊;
2014年撰写的《浅谈译林版<英语>Cartoon time 板块的有效教学》发表于《少年素质教育报》 9月20日 版;
2014年撰写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阅读技巧与策略》发表于《新课程学习》十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