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兰生态课堂课题组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小结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生态课堂是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追求,如何在课堂上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原动力,构建自学、自主、自由的课堂呢?我积极参加了“生态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 习 老师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注入自己的课堂,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来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我会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教学过程实用化、生活化,打造名符其实的生态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一次次的思想交锋,一次次的据理力争后,感悟知识的形成,得到能力的提升,获得情感的满足,感觉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1、研读课题本学期的研究计划。按照课题计划制定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2、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不断学习新的理念,经常思考才能使得研究有价值。不会出现以往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才能不断纠正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课改的需求。
3、积极进行听课、评课。生态课堂的研究是在绿色课堂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它有其自身的内涵,听课归来必先反思。
4、认真上好一堂课。课堂教学既有科学性,也有艺术性,呵护学生渴望学习的天性,改善师生关系,改变固有的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要教的不是知识,要教学生自己学。
5、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并不单纯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和课题老师除了继续把前阶段各自的研究细化、深化外,还边实践互研、互学,共享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的不足,并及时调整、改进,共同进步。“开放课堂教学,促进主动发展”从教材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入手,尊重个体,关注差异;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激活评价,激发兴趣。于“单薄”处练出“厚重”,化“简”为“详”;或于“情动”处说出“精彩”,由“表”及“里”,充分让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让开放性课堂更具实效性。
绿色课堂,就是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强势的课堂。相信只要心中怀揣理想,化为实际行动,持之以恒,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