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空气中有什么》教后反思
发布时间:2012-01-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新大

 

每次教《空气中有什么》一课,都希望有创新、有发展。然而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遗漏或缺憾,真是“教无止境”。由于是公开展示教学,上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反复的考虑,特别是教学内容安排更是再三“推敲”。本来这节课只要做两个实验,一是三支蜡烛的燃烧,验证蜡烛燃烧需要空气;二是水柱上升的实验,验证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成分。最后安排学生阅读资料,得出空气的成分,这样安排学生学习轻松,很容易操作。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有个误解,认为人呼吸时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他们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非常多,所以我又增加了一个难点,就是研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成分。因为空气中氧气大概占五分之一,余下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同学们以为剩下的都是二氧化碳,他们早就知道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所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必要。我首先让同学们学会用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接着,用对比试验验证新鲜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从而得出空气中存在另外一种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氮气,由于氮气在小学阶段无法用实验来检验,我再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来了解氮气的存在和作用。  

在做水柱上升的实验时,我选用了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蜡烛,省去了玻璃片。为了减少误差,我选择了与课本不相同的实验方法,直接用去掉底的塑料瓶来做实验。首先将塑料瓶罩在没有点燃的蜡烛上,摁到水底。这样做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又找到了本堂课的突破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塑料瓶中没有进水,因为空气占据了塑料瓶的空间。然后,点燃蜡烛,再将塑料瓶罩住,摁到水底。学生们观察到火慢慢熄灭了,水流进了瓶中,蜡烛浮上来了。然后,我直接用手捂住瓶底(因为塑料瓶瓶底不平整,不能完全密封,用玻璃片托底瓶中的水会漏出来),拿出水面后,学生很容易发现水占据了大约瓶子的五分之一,为了体现实验的准确性,可以让学生连续做二次,让学生深刻体会氧气在空气中的所占成分。  

在科学探究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我们要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不断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在一个不断重复的探究情境中,通过反思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正所谓“温故知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