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生态课堂
有人说,今天我们再也不要跪着教书,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是不是也不要尽可能的让孩子不要跪着学习。这些年我研究课改,越研究越看到了一点真相 ,越研究越觉得靠本质越近。“生态课堂”的灵魂就是十六个字。如果你能把这个十六个字打入你的灵魂,你就会明白生态课堂该怎么做。
教师的师德
师德是什么?相信学生才是教师的师德,不相信学生就是没有德。教师要致力于终身解放学生。我们的教育学就是解放学生。
教师要研究,如何发挥学生的能量。要把学生当作教学的最宝贵的资源,要开发他们的潜能,所以要利用学生,一切的教学要围绕后四个字来做:学生发展。
围绕这个灵魂来构建,校园就是两个关系: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如果再往下说,就是一个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关系决定着师生关系。围绕两个关系,再处理教学的三个段: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在课堂上,怎样做好主导,做好四个主:学案主导,学习主动,问题主线,活动主轴。生态课堂还可以叫做:问题教学法。我们的要求,让学生学会不会的。而会的东西不要去重复。每节课我们要知道,学生哪些东西不会,如何让他学会,学得到底怎么样。
首先做几个提醒:
1、拉开桌子的未必就是生态课堂。罗丹是个思想者,这个家伙特别像罗丹,但是他没有思想。他不是思想者。生态课堂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但是我要说的是不拉桌子肯定不可能是生态课堂。
2、动起来的未必就是生态课堂。我们要知道,生态课堂不是仅仅是为了反纪律,除了“身动”之外还要做好两动:心动和神动。我们都知道,夏天的课堂上,学生很容易犯困,打瞌睡,让孩子们不打瞌睡的方法就是让孩子走两步,所以要动。
3、生态课堂,还可以换另外一个词:展示性课堂。生态课堂特别重视“展示”两个字。因为展示就是发表,就像老师写论文一样,你写了半年一个字也发表不出来,你觉得没劲。我们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展示,就是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当然展示不是不让老师讲了,而是换了小老师讲。这几年,我走遍了全国各地,我看到了很多的所谓的生态课堂,都是把老师赶下去,换了一个小老师在课堂上讲,你要以为生态课堂就是让小老师讲,我以为还不如让老师讲呢。我在追求所谓的生态,能不能在一分钟内有更多的学生在展示。在同一时间,有五十个孩子有二十五个展示的,就是生态。
何谓生态课堂。不是把“生态”当唯一功利的教育。我觉得真正的生态课堂就是为民族负责的教育。概括为十个字: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看到这十个字,你该激动起来,如果激动不起来,说明你的生活太贫乏。光有诗人的浪漫不行,教育要回到理性上来,我就用教育学回到理性,生态课堂必须有三个特性:
1.主动性(把主动性看得如此重要,是因为传统课堂太过被动。);
2.生动性(生动是瞄准了孩子的课堂的精神状态而言的,其实我们的新课改的理念一直在讲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是传统课堂的不人道,从来不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我们一味的打压,一味的强迫);
3.生成性(真正的生成是在自然状态,当生命被激发,被点燃之后,才有真正的生成。而传统课堂所谓的预设就像猎人挖一个陷阱而已。)
在传统课堂上老师使用的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我们老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到底有多大的食量,所以我们采用等量配给,这样造成食量大的吃不饱, 食量小的撑的难受。大夫和老师有什么不同,一个大夫每天面对四十个病人。大夫会分成四类,这十个人是头疼的,这十个人是咳嗽的……大幅会给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方,即便这样的大夫是个好大夫,因为十个头疼的还有轻重的,所以我们要求医生望闻问切。我们的教育很少给学生分类,所以都给一个药方,而且这个药方一用就是四十年。首先,我们能不能给“病人“分类。黑板就可以发挥教育的重要功能。所谓超市,教室四面都是黑板。这块黑板是治疗“屁股疼的”,这块黑板是治疗“头疼的”,每个黑板都是诊断病人的。没有黑板就形不成超市,不同的黑板满足了不同个体化的需要,所以说,黑板的作用就体现在这个地方。
精神狂欢”:学习态、生命态、发展态
教学必须想办法,让那些准备跳楼的孩子转身。否则今天的教育就是在要命。什么是课改,改变学习状态就是课改。请你记住这句话。不课改,你的选择有什么。不课改只有死拼时间。有一个孩子写的作业写到了夜里十一点。堤内损失堤为补。因为课堂没效益,所以我们只有拼时间。
原始教育的标志是“苦学”,原始教育的标志就是每一次考试之后“撕书”。今天的教育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不读书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的人均阅读是一点六本书。传统教育扭曲“理想”,让孩子的理想是当“退休人员”。中国的教育就是在退休的时候才有自我。我们的教育为了实现那点升学率就是牺牲了孩子们的终身,不值得。所以教育是一种罪过,中国的教育已经让这个民族到了危险的边缘。今天的老师苦不堪言,像“驴”,要让学生狂欢,首先要让老师狂欢起来,要让老师狂欢,就是要给老师减轻工作量,要给老师精神减压。我以为比考勤更重要的是,改变老师的工作的状态,简称“变态”。你们愿意取消备课吗?你们愿意取消批改作业吗?那就课改。现在我们可以做这样:我们轮着编导学案,教育只有让女老师变得更美丽的时候,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教了三年就从如花似玉变成了黄脸婆了。我们再也不能让教师做董存瑞了,最后炸了碉堡也吧自己炸了。教育是一群不完美的人领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遗憾的是站在讲台上的有52.38%的人是神经病。我所谓的神经病是和我一样有精神信仰的人。遗憾的是有的老师回去后又开始说,有的老师回去又开始反对课改,刚才拍巴掌。很多的固执是因为没有见识,很多人反对,他对教师这个职业已经绝望,他觉得没有幸福与希望,就像长期被老婆打的男人一样,他觉得没有希望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中国儿童的创造力在世界上排位是倒数第五。这个数字深深的刺激了我。我们一直在喊,中国这个民族是充满创造智慧的民族。看了教科文组织的数字,谁还敢说中国这个民族还有创造。不过还有一部分人有创造, 这些人就是那些没有上过学的人。你可以思考一下,走在大街上看到一个人呆头呆脑,一定是个博士,一些过得殷实的是没有上过学的。那些三十五岁还没有结婚的女士一定博士后。你说上博士有什么用,连老公都找不到。
中国的任何教育理论如果不能“落地”,就好象是如果猎枪不能打到兔子,就像这个猎枪是装饰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