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教材资源,敢于创新
教材的内容是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的,注重以儿童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符合儿童身心特征的主题活动和游戏等贯穿始终,突出了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身边的生活事件,生动形象、亲切活泼。对于如此丰富的教材,我们既不必照本宣科,也不必“看图说话”,可以对其进行必要的增减或整合。
(一)科学性原则
主要指用科学的教育观、教材观来进行教材的再次开发。开发教材资源必须符合时代需求,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担任此学科的教师大多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相对来说对学生或学生的家庭情况比较了解。教师可以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时代精神的 内容作为教材的延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灵活性原则
主要指教材中某些章节可以进行内容的重组,某一课内容的展示也可以根据需求对顺序进行调整。例如,一年级下册中《我是家中小成员》这一课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依赖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自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而三年级上册中的《现在的我能做什么》的教育主题是儿童对父母的关爱与体贴,教育儿童为父母分忧,有家庭责任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养成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这两课的教育主题相似,后一主题是对前一主题的延伸和深化,联系比较紧密,那就可以进行大胆合理的重整。
(三)关联性原则
主要指开发教材资源要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选择的内容或活动要紧扣单元主题及核心品质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课程,所以要突破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统整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使之有利于学生形成认识社会的整体视野。翻看相关主题的内容,有好多章节给我们和学生提供了发挥想象的自我创造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发资源,选择并挖掘与主题要求相关联相吻合的教育资源,大胆、有效地创新与整合,拓展、丰富教学内容,科学地适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既做到“立足教材”,又能够“超越教材”。纵观家庭生活这一主题,其中可开发的资源还是很多的,如图片资源、文字资源、游戏资源、活动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