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教学反思
姓 名 |
喻易华 |
年 级 |
三 |
学 科 |
音乐 |
内 容 |
《牧童之歌》 |
时 间 |
2013.12.13 | ||
教 学 反 思 | |||||
《牧童之歌》是新疆哈萨克族的一首民歌,旋律欢快、活泼,表现了牧童在天山脚下辽阔大草原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简短精练,可分为四个乐句,起、承、转、合。其中第二乐句第一小节“6”到“6”的八度跳进会形成演唱上的难点。特别是第三乐句连续四个小节附点节奏的运用,更容易形成节奏上的难点。所以,虽然这首歌非常简短,但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歌曲的第三乐句连续用了四个小节的附点节奏,表现了牧童骑马的动感。所以,我就以马为题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辽阔的大草原,让学生听一听大草原上传来了什么声音。学生马上安静下来仔细听辨。原来是马蹄声,出示马蹄节奏“xx x.x | xx x.x |”,学生认识附点,知道附点八分音符要读得稍微长一点,附点后面的十六分音符要读得稍微短一点。然后过渡到连续四个小节的马蹄节奏,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节奏上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课堂教学问题,如: 一、忽略歌曲中音高难点。歌曲的第二乐句第一小节,节奏拉宽,“6”到“6”的八度跳进,会给演唱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孩子找不准音。 二、教学活动过于单一。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歌唱声音,对表现歌曲设计地较为简单,显得课堂气氛平淡。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设计多种课堂活动形式,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用美的声音演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