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黄彩芬 |
年 级 |
三(3) |
学 科 |
美术 |
执教内容 |
《鸟的纹样》 |
时 间 |
2012.2.28 | ||
评 课 | |||||
本周教研活动又一次听了黄老师的课,深受启发,有所感触。第一感觉就是:课堂生活化。本课是在认识《鸟与家禽》的基础上的一堂图案课,通过夸张、简化、添加、装饰等手段使鸟的形象比现实生活中的鸟更加美丽、可爱。在写实画上,或夸张鸟的嘴,或简化鸟的羽毛,或变化鸟的外形,或重新用纹样装饰鸟的身体等,使之适合于一种几何形状。黄教师在图片欣赏下,进行一定的示范引领,引导学生不知不觉走进教材,走进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下,轻松愉快地学习。此时学生的情感被触动、被感染,学生的思维被拓展,自主创新的意识被激发,自然而然创作出一幅幅造型优美、色彩鲜艳、极具装饰性的鸟纹样。 如果对三年级的学生上成纯粹的技法课,比较枯燥、单调,黄老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联系学生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利用白板技术,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使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积极地为鸟设计纹样。单纯的教师示范在很多时候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学生的向师心理,觉得和老师画得一样就是好的。结果学生的作品难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所以在本课示范孔雀纹样的环节中,老师将示范和学生尝试相结合进行设计,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孔雀纹样,说一说自己的创作思路,并自己尝试一次如何运用点线面来添加设计纹样。教师在学生发言、学生尝试之后再示范,使得整个示范过程有了层次和递进,不仅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整个孔雀纹样设计过程,而且为接下来的学生创作打开了思路。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精彩展现了美术学科的“学科育人价值”。 反观整节课,我觉得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到每个学生能力之间的差异,高度关注每位学生参与活动时的不同状态,允许每一个同学先在小组里先进行交流,汇总后再在班级里讨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中来,最终来解决问题。 评课人: 李新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