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姓名 |
喻易华 |
年 级 |
二(3) |
学 科 |
音乐 |
执教内容 |
《蒲公英》 |
时 间 |
2012.3.27 | ||
评 课 | |||||
《蒲公英》是二年级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愉快的梦》中的一首歌,这是一首通俗短小,富有梦幻色彩的儿歌,旋律优美,流畅。今天又听了一次喻易华老师的一堂音乐课,用区教研员老师的话说:与前一阵相比,进步很大。 从谜语歌曲开始,喻老师就带学生走进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王国里。在音乐里同学们尽情享受音乐带给孩子的想象、快乐,培养了学生倾听音乐、发挥想象的好习惯。在新歌教学中老师始终抓住音乐学科的特点和歌曲旋律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乐句的弱起这一特点,对音高、节奏、唱名等,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指导学生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 喻老师的教学还是十分具有亲和力的,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从欣赏入手,学生能在欣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再次感受梦中的情景,到学唱《蒲公英》,通过欣赏、律动、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划旋律线条等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聆听音乐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接下来设计了用“LU”哼唱旋律,老师分句教唱歌曲,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处理,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加入律动表现歌曲等一系列活动表现歌曲,效果很好! 今天的活动是一次“同课异构”,有这样一种说法“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 我校这几年刚刚引进两位青年教师,她们工作热情,喜欢音乐教学,但是相对缺乏经验,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能够帮助青年教师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样一个过程中,看到不同的老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她们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同时也强调了“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此次“同课异构”,一定能够可以提高两位老师的音乐教学水平,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评课人:李新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