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魏老师的《小篮球直线运球》一课,感觉不错,需要好好的去学写评课。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在本节课中魏老师以“球宝宝”这一情境贯穿着本节课的篮球教学主线,将篮球技能融入到对球宝宝各种行动当中,比如在准备部分的给球宝宝活动活动筋骨准备迎接崭新的一天,拍球时五指分开用按压的形式要照顾好球宝宝,需要停时则告诉队员们球宝宝需要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一天的忙碌之后带球宝宝去散步(运球)等等,这些情境很好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与球宝宝的交流与玩耍之中逐渐的掌握了小篮球运直线这一技术动作,充分的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学技能目标。
二、创编口诀,引导学生
这一节课中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口诀的创编。二年级孩子相对来说无法更好的理解技术动作的专业术语,更多时候,教师需要通过一个儿童化的语言来向学生讲解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样孩子们才能够听得进,做得好。在本节课中,魏老师那富有童趣式的口诀,很具有魅力很引导力,如在原地拍篮球时的“我有一个大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的重,跳得高,拍的轻,跳的低”、要爱惜球宝宝时的“送她来,迎她来”、带球宝宝去散步时的“拍一拍,走一走,带着球儿到处走”,这些实实在在的儿童化口诀很好的引导着孩子们扎实的掌握了拍篮球的技术动作。
三、创新思路,练就技能
一般情况下,现在我们上体育课时都会采用主教材与副教材搭配的形式来完成一节课的内容,如,主内容是上肢的练习,那么在副教材的选择时一般都会考虑下肢的练习或者是全身性的练习,这时的副教材,一般都会以游戏性为主,以此来促进孩子们的兴趣,通过进一步的练习和比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但是在这一节课中,魏老师并没有走常规路线,相反,魏老师一节课都贯穿了篮球的拍球和运球,通过自身的那富有童趣的语言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投入到练习当中,孩子们没有感到一丝的累意,不仅很轻松的达到了一节课的练习密度,而且还有一定的练习强度,正是在这样有密度和强度作为保障的前提下,孩子们很好的掌握了篮球的原地运球与直线运球的技术动作,这正是我们体育课要追求的一个效果:熟练的掌握运动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