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Unit 4 Seeing the doctor有感
本单元谈论的是看病时的一些日常用语,学生对此文本中的内容其实不算生疏,在四年级的七、八单元里,教师们就已经接触过了相关于感觉累和疾病类的词汇和相关句型,如ill、hot、cold、fever、cough、headache等词汇和句型Are you …?Do you have a …?因此,对于本单元的Story time 板块的教学,在课中教师不会感觉很吃力,学生在学习中也不觉得陌生和稀里糊涂的。下面说说教师的上课思路。
一.课前的热身活动
教师是先进行师生间的招呼问好的,接着用free talk来解决学生的旧知再忆问题,通过了让学生做动作,来描述学生的身体状况,自然就用到了感觉类和疾病类的相关内容。在猜动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个较为有趣的片段,部分学生会将所有的不舒服都用ill来表达,在教师的肢体语言及板书的显示上,学生们还是很快就适应了headache、a fever、a cold 等的具体生病的名称。这样一来,就让学生对旧知的巩固得到了很好的进展。同时在free talk中,教师还将句型What’s wrong with you ?穿插在其中,学生依据What’s the matter?进行猜测、估测What’s wrong with you ?的含义,此环节也起到了较好的新知提前渗透作用。
二.新课的引入
在引出课题Seeing the doctor的课题时,教师采用了让学生观看黑板上在free talk时留下的一些疾病类词语来判断What should we do if we have got a fever\a cold\a headache?很自然的学生就将解决的办法放到了go to the hospital→see the doctor.
三.文本的学习
在学习文本时,教师通过了三次和学生近距离接触文本内容来达到熟知文本的目的。在接触文本之前,教师先是让学生进行看图预测,在预测中教师们部分学生顺利的猜测出了很多种可能性。初次与文本的碰撞教师选择了让学生观看课文动画,进行验证猜测内容的正确与否并回答问题:1、What’s wrong with Su Hai? 2、What’s wrong with Mike?二次与文本的接触,教师选择了让学生来听文本的声音,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同时在听的过程中,教师也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带着问题去走进文本录音。二次与文本录音内容的接触时,教师给出学生的问题是:1、What should Su Hai do? 2、What should Mike do?与此同时,带着学生学习了dentist与doctor的区别。第三次与文本的碰撞时,教师用听录音模仿文本的朗读来让学生进一步得到熟悉文本的机会,在模仿完毕之余,参照板书,教师给了学生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用 I have a …I should…I shouldn’t…来进行英文表达,此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到输出的一个幸福体验。
四.文本的巩固与拓展
分小组先让学生进行角色朗读,是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熟知程度之一。教师还采用了利用光盘资源进行文本的配音,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兴致高,趣味性强,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再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编写看病时的医生与病人的对话,这个对话的编写,教师们因小组而论,让学生在自己组内成员的能力范围内编写不一样的对话,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对话变得丰富,尽可能的让自己的英语语言用得恰到好处。
学生对于此文本学习不显陌生,且看病这个话题与教师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文本中的情节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在达到熟知本文本内容的这个教学目标上学生掌握的还算可以,但在教学的拓展环节,学生不能够用教师所给的7分钟时间来完成对话的编写,况且从教师的课堂巡视来看,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想,他们有的甚至都没有能完成创编,有的创编只能勉强算是过关,内容过于生硬、简单,有点生搬硬套,不能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丰富教师们的英语对话。因此,在下一课时的学习时教师要将这个拓展的环节在课前前10中再进行一次梳理。打算将其内容变得更丰富一些,不单纯是story文本中的那几个简单的短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