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BUnit2 Afterschool教学反思(孙红)
本课我以“Afterschool”为主题,以星期为主线贯穿始终。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积极性较高。
1、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整节课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并尝试将自己定位于课堂的参与者和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生活动,其中有个人的、两人的、小组的;有教师指导性的,也有需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的。
2、模拟情景,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我通过创设情景,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授完简单的句型后,让学生自由练说,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织新对话,充分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存在的不足:
1、开放的意识不够。
(1)在预设中缺少了更多的开发性话题,使得知识结构间联系不够紧密,容易出现“断层”现象。当学生听过教师的问题回答出具体的哪一天后(星期一/星期二),这时我们可以紧跟着问:Do you like Mondays? Why?。学生可能回答因为星期一有我最喜欢的英语课和体育课等等,这样一来,就能很自然地复习以前讲的“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on Mondays?”句型上来。 在这里,教师看似简单的“多问一句”,既拓宽了学生们的开放性言语练习,又为接下来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了很好的铺垫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没能根据课堂实际发展情形而适时调整教学预设。
在师生互动练习环节中,我应该根据课堂实际发展情形而适时地调整教学预设,将整个活动环节简单化、开放化,可以先由我在黑板上用事先准备好的课程表进行示范讲解,然后拓宽学生们的练习“领域”,将他们分为小组进行“Group-work”,最后进行小组的信息反馈与成果展示。这样一来,学生参与的机会就多了,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并且遇到不明白老师讲解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帮助,揣摩思索,积极性自然比先前的设计要好很多,既解决了课堂上一提问就“冷场”的尴尬状态,又加强的学生言语互动练习的积极性与实际交际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我利用了活动式的教学方法,倡导了任务型教学,但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还对学生这头放手得不够“松”,还没达到真正去体现了放手,由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特别是在最后一环节中,教师如果再花多一点时间让学生去交际,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机会去表演,那也许会更好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新课标的理论,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我的课堂教学,使我的课堂更开放、更有整体意识、结构意识,更具有思维含量,促进学生更主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