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5 A party》story time教后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是译林版6B《Unit 5 A party >story time 版块的内容。整节课我的构思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学校的校本教研是“两段四环、自主互助”,如何把这一理念灌输到我们的英语课堂呢?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功课。课伊始,我让学生sing a song 《 Will you join me 》,这首歌曲既营造了一个欢愉的课堂氛围,又为新授一般将来时做好铺垫,What is the girl going to do ?相信学生在歌曲中一定能找到答案。She is going to see a play/have a picnic/have a concert.此处学生只要能说出一般将来时的用法就行,所以我不拘泥于学生的生词的掌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继续追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on May Day/on Children’s Day?对一般将来时继续起到巩固的作用。接着我让学生再听一首歌曲《Party time》,创设情境,导入新课:《Unit 5 A party》。
(二)、自主互助与合作互学相结合。
本课的内容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浅显易懂,所以我力争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摆好自己的位置。(1)当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时,会想到什么呢?提示学生用What、When Where、Who、Why ....提出心中所想,四人一小组,合作互学,激励学生多说。(2)在学生说的句中,选出三个与本课相关的问题板书并让学生齐读:?Who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party ??When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party ??Where are they going to have a party ?这三个问题一目了然,所以在学生观看完story time视频后,我让学生自主互助,独立完成表格前三行。(3)What are the children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这个问题是这一课的主干,但答案是学生能在小组交流中能够完成的,所以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中完成。
(三)、展示激学,树立自信。
本课的脉络非常的清晰,新词集中在第二部分,如何不破坏语境的整体性,又能让学生解决掉新词呢?在学习第二部分的时候,我让学生带着上面没有解决掉的问题:What is Liu Tao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 ?进入到第二部分,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先标出新词,当学生说出:clown、appear 时,以Who is a clown ?设问,自然引出Liu Tao 以及 Liu Tao作为a clown 的语言:I’m Liu Tao .Here are some balloons for you .此处不仅解决了新词balloon,还回答了本部分灵魂的主线:What is Liu Tao going to bring to the party ?
(四)、提升领学,发散思维。
本课的教学中我拓展了三处:(1)当学生完成最后一个部分的时候,看着孩子们面带笑容的图片,问:Are they happy ?由此让学生说出这是一个怎样的party ?A happy party、A wonderful party、An exciting party ......(2)What are the children going to do after the party ?相信在学生愉悦的火花的碰撞下一定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3)六月,我们即将毕业,能为班级设计一张邀请卡,这一定是很光荣的事,所以我把这个任务留在课后,让他们小组解决,注意用英语问答,相信学生没有不完成的理由,因为这是他们当下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五)、板书设计中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我们区英语教研的一项任务,它的直观性非常强,不仅美观,而且对全文有很好的总结作用,所以本课中我利用了思维导图,学生能很醒目的知道我们这节课主要是围绕着四个人物来阐述的,在任务后面的分支中出示每个任务的Activities,效果很好。
可惜的是本人的英语基本功不是很强,组织语言的时候,有些棘手,在过渡语的时候占时了,还有开始的板书忘了,所以拖了一会堂。
通过本课的公开教学,我深有感触,教学永远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无论怎么样构思教学,总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备好课绝不是一句空话,它需要我们充分了解教材,了解学生,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考虑好每个环节,这样每一节课才会是高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