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sy Goes to the Museum.教学反思
本课是基于江苏牛津小学英语六上Unit 1-4一般过去时的课外拓展阅读,主要教学内容是使用所掌握的动词过去式进行故事讨论,通过Maisy和她的朋友游览博物馆大情境,自由地谈论他们在博物馆里的所见所闻,练习巩固一般过去时的相关知识,自主习得一些新的动词过去式,同时更加深入了解博物馆的相关知识。
本课在无线网络环境下,依托多媒体网络,以iPad为终端,智动课堂、QQ、有道、百度等软件为支撑,让学生尝试进入“一对一交互式”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学生与多媒体平板的交互技术和实时作业反馈技术整合,辅助教学,让“即求即应”的互动学习模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推进。在课堂上,利用网络环境学习英语的次数不多,对于学生来说还比较的新鲜,对于一些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会存在一些问题。
本课主要通过故事学习用一般过去时进行讨论并学习了一些新动词过去式的单词或词组:loved, said, enjoyed, marveled at, inspected, made friends with, dressed up 等。根据故事的主题,我先让学生浏览上海科技博物馆网站,进行虚拟游览,激发学生对博物馆的兴趣,并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讨论,再由此导入新课。对于故事,学生充满好奇,从提问可以看出学生的关注点。在游览过程中,Maisy和小伙伴去了五个游览区,我并没有按照游览顺序进行逐个讲解,而是通过Which section did they all like?指导学生关注,选择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The dinosaur section和The natural history section进行讲解示范。在第一个区主要问题引领讨论了What did they see/do/say in this section?视频展示了更多种类的恐龙,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在The natural history section,让学生先跟读抓住动物名称,完成信息匹配,自主理解学习新的动词过去式,最后生生互动用一般过去时完成区域分享的汇报。剩下的三个区域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分享汇报。在此过程中,学生利用动画、有道、百度等合作体验学习,展示学习成果。游览过后,体会Charley的玩笑话the food section实际是museum café。在回家的途中,Eddie和Maisy讨论了今天的旅程,引导学生小结本课。读书是设计的机动环节,因为内容偏多偏难,所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大声跟读。学生的提问在课堂中得到了解决,对博物馆的了解也加深了,因此拓展环节我布置了了解十大博物馆的任务,打开孩子了解世界的眼睛。家作中Maisy的日记可以巩固学生的所学,网站的分享为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下自主学习提供素材。
互联网+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的生成变得更加自然、自由、自信。在执教过后,各位同行前辈的指点下,我发现在互联网支持下我低估了学生的生成能力。学生的学习与生成的能力在课堂中是不断被提升的。因此,教学设计中的有些环节就不太适宜,前期的“扶”是为了后期的“放”,但是我放得广度、深度都不够明显,局限了学生的创新与发散思维。在后三个区域的选读活动中,我觉得是否进行如下改动会更切合一些:第一步,我可以从读入手,请同学们利用有道与视频学习新词与文本,小组拍照展示所学新词,合作展示朗读,因为听读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基础。第二步,各小组丰富区域游览介绍,小组合作搜集更多资源进行区域游览汇报,如:图片、新词、视频、音频等,展示时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质疑追问,更多更细地谈论博物馆的相关话题,增加了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也激发了所有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从目标的定位到文本的解读,再到技术的探索与练习,一步步走来,互联网+与英语课堂的整日渐清晰。非常感谢英语教研组姐妹们的支持,感谢兄弟学校课题组老师的指导,正是因为互联网+我们的教学观念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也不再是一个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