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与学的转变
(1)教师是研究者
根据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基本理念——“让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都必须认真要研究学生的需求。这样,教师可能要在自己并不很熟悉的领域内开发课程,所以教师必须以研究者的角色投入课程开发的过程。
由于课程开发并不是教师习以为常的工作,学校为了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与技术,提供了学习与培训的条件,并把开发校本课程作为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要在课程理论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不断研究,逐步完善课程纲要与完成教学准备。
(2)教师是服务者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树立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意识,而课程则是“服务”的产品。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不一样,它不具有强制性,允许学生选择。课程是否受到欢迎,将由学生的反馈所决定。在我校的校本课程选课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明确的选择倾向,一般是通过对课程的认同与对教师的认可两方面作出他们的选择。我们还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评价课程和教师的教学,为课程的完善和教学的改进提供重要依据。教师也非常重视及时吸取学生的意见来调整教学。
(3)教师是指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是指导者。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性质基本上属于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尤其应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角色,使得教师从单向传授变为双向互动,营造师生共同研究的学习氛围,教师更多地起到指导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