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听了几节阅读课,看似活动方式新颖、语言输入丰富,但是总觉得对于文本解读而言,学生的思维含量太少。在设计本节课之前,我仔细研读教材之后,发现了文本有几处值得咀嚼之处,不但能在情景中发展并提升学生输出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1.文本背景处。在出现图1(隐去气泡内容),提问: The children want to know about
S1: Perhaps they are going to
S2: Perhaps they are going to have a new English teacher. He’s from
S3:Because
2.文本第一部分:孩子们在讨论打算用哪些方式来了解澳大利亚的情况。文本解读第一步:watch and match 理清文中的四个人物分别用什么方式收集资料;第二步:read and judge. 理清细节为什么这四个孩子会选用这样的方式,到了这一步,文本貌似已经到位了。我接着又设计了第三步:think and talk 让学生谈论Whose idea do you like ? Why?这个想象中有些难度的问题引起了孩子的很大兴趣。
S1:I like Mike’s idea. Because it’s fast. He can know many interesting things about
S2: I like Wang Bing’s idea. Because Mr Green comes about
S3: I like Liu Tao’s idea. It’s easy and fast.
S$: I like Yang Ling’s idea. Because she can learn a lot from books and magazines.
3.文本第二部分:刘涛在网上读到关于澳大利亚的简介。因为有思维导图配图,要找出短文中介绍了澳大利亚的哪几个方面很容易。但是其实配图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图上将袋鼠和考拉作为两个方面来看。所以一边要引导学生找出除去城市、运动、动物之外的第四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处理这四个方面要有所侧重。研读再三,我把重点放在“动物”和“运动”这两块。在教学kangaroo和Koala时,采用read and find,让学生阅读关于这两种动物的介绍,而不仅仅是教学单词,让学生在阅读中将单词的音形义三者有机结合以来。Exciting的教学是一个难点,因为和excited比较难区分。所以让学生观看了一段rugby的视频,引导学生自己来理解People are excited. Because the game is exciting.
文本解读是否到位,我认为不在于是否将文本解读得多么细致,而在于在整个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了训练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