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书,对于书香门第一直有种源自于内心的羡慕与向往;看到钱钟书、钱学森等人关于家风传承的电视节目,更感书香门第从骨子里透出的精神气质是多么深厚。
我的家庭,一个农村的最普通的也最朴实的家庭,家风,似乎并不存在。但是,现在的我感到,父母亲每日辛苦劳作,忙碌的身影,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家风熏陶:小小的我就跟着父母在田里风吹日晒,学着做所有的田间劳动;每天从村头拎回一桶桶井水,直至满满一缸;每日自己早起烧早饭,帮着喂猪……在这样的日复一日中,勤劳成为一种常态,浸润到我骨子里!这,难道不是一种家风的传承吗?
于是,不管做什么,“勤”,似乎不需要刻意去想,就成为我做事的底色,成为我学习的方式。
从小学起,我学习就是自觉的,父母从来没有在学习上给予我任何的督促与指导,但我却能带回一张张橘黄色的奖状,贴在墙上成为一段光荣的学习历程,收获客人的赞许与羡慕。
然而,现在印象最深的却是小学时书的匮乏。回想起来,在我的小学生涯中,从不知课外书为何物,因此每每写作文,我都是绞尽脑汁也只能挤出三四行字,实在痛苦。走进中学,不知从何时起,我有了看到课外书籍的机会,自觉做起了好词好句的摘录,觉得文字竟然可以是这样美好,可以在作文中为我表达情感。随着走进师范,走进大专,我发觉自己深深爱上了阅读。正如古人所谓的“不可居无竹”,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
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很赞同这句话。我希望我的小家庭中,可以让阅读成为一种传承,即使不能成为书香门第,也能让别人说一句:哦,那是一家子读书人!
- 附件: